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或是擁有很多 Android 設備,那麼你可能對功能強大但卻不甚起眼的 SD 卡比較熟悉。它有多種規格和尺寸可供選擇,包含 SD、SDHC、SDXC 和 SDUC,每一種規格還兼有標準大小和 Micro 尺寸可挑選,是一種普遍可靠的儲存方式。現在市面上的 SD 卡可以容納超過 1TB 的數據資料,對於攝影師來說,它纖薄容易攜帶可多備用,並且能夠根據需要熱插拔換卡;對 Android 用戶而言,有些手機可以透過 MicroSD 卡大幅增加儲存容量。但是,SD 是什麼意思呢?SD 卡的格式又是怎麼來的呢?
SD 卡可擴充儲存,那「SD」代表什麼意思?
SD 卡代表的是「Secure Digital」,最初是為音樂設計,而不是為照片和影片。早在 1999 年,Toshiba、SanDisk 和 Panasonic 聯手建立了一個可以與 Sony 的 Memory Stick 相媲美的新記憶體標準。背後還有另一個動機,當時的音樂產業正在與數位盜版鬥爭,而主要唱片公司正在拼命尋找阻止該趨勢的方法。之所以特意選擇 Secure Digital 這個名字,部分原因是 SD 卡與 Secure Digital Music Initiative 合作,該音樂組織致力於尋找無法輕鬆在線上共用的音樂數位化方式,只是在 2000 年代初期 SDMI 就式微了。儘管 DRM 相容性仍然是規範的一部分,但 SD 卡從未成為音樂傳播的未來,而是轉身變成簡化的儲存解決方案。
SD 代表 Secure Digital,但它最初代表完全不同的東西。如果你仔細看過 SD 卡或讀卡機上印製的 SD 標誌,你可能會注意到「D」的形狀像一個圓盤。標誌的某些印刷甚至在該字母上帶有視覺強調,使其看起來更像 CD 或 DVD,顯而易見,SD 卡根本不像光碟,那麼是為什麼呢?
據推測,SD 標誌最初是針對另一項 Toshiba 從未進入市場的相關技術。1995 年,Toshiba 展示了打算生產的 SD-ROM 光碟,這些光碟用意是與同時期開發的新興 DVD 格式競爭。在這種情況下,「SD」代表 Super Density,由於雷射光碟透過將碟上的微小凹槽更緊密地放在一起來增加其儲存容量,因此使用這樣的描述。然而,SD-ROM 從未進入市場,只留下了 Toshiba 的標誌。幾年後,當該公司參與 SD 卡的開發時,我們可以推測,這似乎是最終使用該標誌的絕佳機會。
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SD 卡很大程度上是對Sony Memory Stick 格式的回應。Sony 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推廣其專有媒體格式,如果你比較資深,可能會記得 Toshiba 的 HD-DVD 和現在無處不在、由 Sony 創建的藍光格式之間的激烈戰爭。那場戰鬥對 Sony 有利,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 PlayStation 3 和 4,因為如果你擁有其中一台遊戲機,那麼你等於也擁有一台藍光播放機。但還有更多已停產的 Sony 格式比流行起來的要多,Betamax、MiniDisc 和 DAT 都已成為時代的眼淚。
Memory Stick 的存活時間比大多數 Sony 旗下格式都長,這再次歸功於硬體優勢。眾所周知,Sony 生產了一些市面上受歡迎的相機,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該公司堅持只使用 Memory Stick。但與遊戲機不同的是,如果你不喜歡 Memory Stick,可以直接購買其他競爭品牌的相機。很多人不喜歡 Memory Stick在於它成本高昂、專有且未得到廣泛支援,到 2003 年,SD 卡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超過它,而且這種趨勢從未逆轉。
直到 2010 年,Sony 才默認失敗,發表了同時支援 SD 卡和 Memory Stick 的新產品,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儘管消費者最初可以從競爭中受益,但最終需要有一個單一的、統一的標準供他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