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蘋果去年推出的空間運算設備(其實就是 VR 頭顯)Vision Pro 以超高畫質的表現與沉浸感受在同類型設備中成為當代最佳產品之一,但其高昂的價格讓它在全球各地的銷售並未達蘋果預期,但根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蘋果並沒打算放棄該系列,更是計劃從2025年至2028年間,準備推出多款Vision系列與智慧眼鏡產品,全面佈局新世代穿戴裝置市場。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可能推出多款Vision與智慧眼鏡產品
根據郭明錤的最新研究報告爆料,蘋果將在2025年開始擴大其頭戴式裝置產品線,蘋果目前共開發至少七項頭戴式裝置計畫,涵蓋三款Vision系列產品與四款智慧眼鏡型態裝置,但2026年暫無新裝置問世。進入2027年與2028年後,將有數款重要新品陸續登場。當中五項產品已有明確的量產時程,其餘兩項仍在開發中,尚未確定推出時間。
Vision系列:持續探索XR生態與使用場景
其中正在開發,型態類似 Vision Pro 的頭戴顯示設備共有三款,暫訂產品名稱與推出時間分別是:
Vision Pro M5版(2025年)
首款Vision Pro自2023年亮相以來,即被定位為專業級XR頭戴式裝置。其M5版本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開始量產,年度出貨量預估為15萬至20萬台。該版本在規格上延續前代設計,主要升級為M5晶片,效能較前代M2晶片更強,意在持續測試市場水溫並鞏固開發者與高端用戶社群。
儘管該產品依然屬於利基市場,但其目的是延續XR應用實驗與開發環境,同時清理現有零組件庫存、深化與軟體生態的整合。
Vision Air(2027年)
2027年問世的「Vision Air」將成為Vision系列中的重要轉折點。其最大特點是大幅度減輕重量與售價,將比現有Vision Pro輕40%以上,以及採用蘋果最新iPhone旗艦級處理器。
為了達成輕量化目標,Vision Air改用塑膠取代玻璃鏡面、廣泛採用鎂合金(因鈦金屬成本過高)、並減少感測器數量。此舉有望顯著降低製造成本與售價,使Vision Air更貼近大眾市場。
全新設計的第二代Vision Pro(2028年)
預計2028年下半年量產的第二代Vision Pro,將採用全新外觀設計,進一步減輕重量並調降價格,同時搭載等同Mac等級的高效能處理器。該裝置可能代表Vision系列從利基產品邁向主流市場的關鍵里程碑。
智慧眼鏡類型:下一波大眾級穿戴裝置的主戰場
相較於Vision系列的沉浸式XR體驗,蘋果也積極開發日常佩戴、用途更實用化的智慧眼鏡,並鎖定音訊、攝影、環境感知等功能,意圖成為TWS耳機與智慧手機鏡頭的潛在替代品。
類Ray-Ban型智慧眼鏡(2027年)
這款造型類似Ray-Ban的智慧眼鏡,預計將於2027年第二季量產,出貨量可能高達300萬至500萬台,甚至更多。該裝置不具備顯示功能,核心特色包括:
-
多種鏡框與鏡腳材質選擇
-
支援語音控制與手勢操作
-
內建音樂播放、攝影、錄影與AI環境感測功能
此類產品將開啟智慧眼鏡市場的首波大規模普及,預期2027年全體品牌出貨量將突破千萬台,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新興趨勢。
XR智慧眼鏡(2028年)
相較於前者,XR眼鏡則具備顯示功能,採用LCoS與光波導技術實現彩色影像投影,並支援語音與手勢操控。該裝置預計於2028年下半年量產,主打沉浸式資訊互動。AI在此類眼鏡中的角色極為關鍵,包括物件辨識、環境理解、即時翻譯等皆有賴AI驅動使用者體驗。此外,還有一款尚未公開時程的變體正在開發中。
顯示配件眼鏡(Display Accessory)
原定於2026年第二季量產的顯示配件型眼鏡計畫,已於2024年第四季暫停。該產品為依附式顯示裝置,透過連接iPhone等Apple裝置鏡像播放內容,使用Birdbath光學顯示技術與電致變色遮光功能。儘管具備創新設計,但其重量達120至130克,遠高於市場上主流小於100克的產品,加上競爭優勢不足,導致開發中斷。目前該計畫正處於重新定位與規格調整階段,未來有可能重啟。
總結
蘋果之所以在頭戴裝置市場具有潛力,主要來自於其長年累積的硬體整合能力與生態系佈局。無論是晶片開發、產品工藝、供應鏈管理或多裝置無縫整合,蘋果均擁有深厚技術與規模優勢。然而,在AI驅動的作業系統與軟體應用層面,蘋果仍面臨挑戰。如何構建適用於XR與智慧眼鏡的AI系統、建立全新的人機互動語言(例如眼球追蹤、語音語意理解、手勢識別等),將是其進軍大眾市場的關鍵變數。至於蘋果是否真會如爆料般推出這麼多新品?小編個人其實有點懷疑,但以郭明錤先生以往的透過產業鏈所得到的資訊分析看來也有一定的準確性,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