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可能正在悄悄準備影像感測器設計最大的進步之一,根據國外媒體 Y.M. Cinema Magazine 的報導,他們率先發現了一項新發表的 Apple 專利,名稱為「具有高動態範圍和低雜訊的堆疊像素影像感測器」。這個新發現指向了可能重塑行動和專業影像的突破。憑藉文件中指出的驚人動態範圍,Apple 可能帶來超越以往的呈現。
Apple 新影像感測器技術專利,實現與人眼相當的動態範圍
這項名為「具有高動態範圍和低雜訊的堆疊像素影像感測器」的專利文件中,描述了一款先進的感測器架構,結合了 Silicon 堆疊、多級光捕捉和雜訊抑制機制,以達到最高 20 階的動態範圍。相比之下,人眼的動態範圍估計為 20 至 30 階,具體取決於瞳孔的調整方式以及光線隨時間的處理方式,而現在大多數智慧型手機相機都能捕捉 10 至 13 階的動態範圍。如果 Apple 提出的感測器發揮潛力,不僅會超越當前的 iPhone,而且會超越許多專業電影攝像機,例如 ARRI ALEXA 35。
該項專利概述了一種由兩層組成的多疊式感測試設計,最頂層稱為感測器晶片,包含捕捉光線的組件,下層則為邏輯晶片(Logic die),進一步處理,包括降噪和曝光控制。目前 Apple 在 iPhone 系列中使用 Sony 製造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也是兩層設計,但 Apple 的專利版本包含多像原始功能並且佔用的空間更少。
感測器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被稱為 LOFIC(橫向溢出積分電容技術,全稱是 Lateral OverFlow Integration Capacitor)。這允許感測器中的每個像素根據場景的亮度儲存不同量的光,所有這些都會在同一張影像中。有了這個部分,感測器可以處理非常大的光罩差異,例如拍攝站在明亮窗戶前的人的同時不會遺失陰影或高亮處的細節。
設計的另一部分著重於減少影像中的雜色和顆粒。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內建儲存電路,可以即時測量和消除與熱相關的電子雜訊,這是在軟體保存或編及影像之前就在晶片本身上完成。提出專利申請不能被視為 Apple 近期計畫的鄭去,但它確實表明該公司積極研究和感興趣的領域,以及它正在考慮為未來設備開發些什麼,讓人不免期待未來 Apple 會呈現給我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