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iPhone 17 系列正式登場雖然還有一段時間,但爆料界活躍的 Majin Bu 又再度搶先一步,這回直接曬出多張疑似 iPhone 17 Pro 的電池零件實拍照片。從這些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關鍵資訊,包含電池外觀與結構上的重大變化,例如持續使用不鏽鋼外殼、L 型設計再次登場、針對不同市場推出兩種版本,甚至連內部主機板佈局都疑似大幅翻新。
雖然目前電池的實際容量還沒曝光,但從這次釋出的照片來看,iPhone 17 Pro 的內裝設計方向幾乎已經呼之欲出!
▲圖片來源:Apple Hub
iPhone 17 Pro 電池真實照曝光!L 型鋼殼設計大改版、內部主機板佈局首度橫向重構
這次由 Majin Bu 分享的幾張照片中,明顯可以看出電池延續了 iPhone 16 Pro 上首度採用的不鏽鋼外殼設計,這種材質的優點相當多,包含散熱能力強、機構穩固性高,以及整體整合度提升。不過如果仔細比較,會發現 iPhone 17 Pro 的電池在形狀上比起前代明顯做了「更短、更小」的調整,這其實就暗藏了內部結構的玄機。
從外型上來看,這顆 L 型鋼殼電池一樣走的是上下錯層的折角設計,但這次出現了兩個版本,Majin Bu 推測分別是針對「美國市場」與「國際市場」量身打造。
由於美國版的 iPhone 自 iPhone 14 系列起就全面轉向 eSIM,已經沒有實體 SIM 卡槽的空間需求。因此這次曝光的美版電池在 L 型轉角處幾乎沒有被額外拉長,整體更寬、結構更精簡,代表蘋果可能將多出來的空間用來擴增電池寬度或增加其他元件位置彈性。
▲圖片來源:Majin Bu
另一款電池設計則考量到仍需支援實體 SIM 卡的市場,包括台灣、香港、日本、中國等地,因此右下角結構比美版更長,目的就是要留出足夠空間給單或雙卡的 SIM 托盤。
▲圖片來源:Majin Bu
這種分區設計不只是內裝結構不同,也可能導致電池容量微幅差異。因此,不排除蘋果會針對國際版電池做出能量密度優化,確保在不影響續航力的情況下維持與美版一致的使用體驗。
更值得關注的是,從這顆電池的形狀與方向改變來看,幾乎可以確定 iPhone 17 Pro 將首度採用橫向主機板設計!Majin Bu 分析,過往 iPhone 的主機板多半是垂直排列在電池側邊,但這次電池明顯做了寬度上的調整,預留出來的空間很可能就是讓主機板改成橫向擺放,直接「蓋在」電池上方。
▲圖片來源:Majin Bu
而 L 型電池中間的缺口也剛好是為 SIM 卡槽預留的空間,進一步驗證了這種內部重構的可能性。這樣的設計帶來幾個潛在優勢:
- 主機板與電池區隔更明確,便於模組化與散熱設計
- 空間利用更彈性,有助於納入更多新元件或提升相機模組體積
- 有機會改善內部布線與維修結構,未來或許更利於官方與第三方拆修
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充電速度規格曝光,但根據 Majin Bu 的觀察,加上過去 iPhone 16 Pro 使用鋼殼電池的經驗來看,新一代電池的散熱能力若再提升,未來很有可能支援更高瓦數的快充技術。
過去 iPhone 在充電效率上一直略遜於 Android 陣營,若這次能藉由更穩定的鋼殼結構與內部佈局調整,讓溫控條件變得更理想,也許就能突破目前最高 27W 的限制。
▲圖片來源:iFixit
另一個隱藏亮點,是 Majin Bu 指出電池焊接邊緣做了更精細的收邊處理,搭配據說會採用的新型膠材,未來在更換電池的過程中,可能不需要高溫加熱就能順利拆卸,這對於 Apple 的「自助維修計畫」來說是一大進步。對重視可維修性的用戶來說,這種結構優化將大幅降低維修門檻,也讓手機壽命更具延展性。
結語
總結來看,這波由 Majin Bu 曝光的 iPhone 17 Pro 電池零件,不僅揭示了內部結構的升級,也隱約透露出 Apple 對下一代旗艦機的整體規劃策略。從電池材質延續使用散熱更佳的不鏽鋼外殼,到 L 型電池結構針對不同市場推出美版與國際版兩種設計,再到主機板首度改採橫向排列、內部空間更緊湊合理,這些調整都顯示出蘋果正一步步強化 iPhone 的效能與耐用性。
此外,優化後的散熱結構也有望讓 iPhone 17 Pro 在充電速度上有所突破,或許能擺脫過去蘋果在快充領域的保守形象。同時,透過更方便拆裝的新型膠材與焊接設計,也讓電池更換變得更簡單,對消費者與維修人員而言都是實質利多。
雖然這些資訊仍來自原型零件的爆料階段,但從目前已曝光的細節來看,iPhone 17 Pro 的內裝設計勢必將迎來一次重大革新。這些看似微小的硬體變化,背後反映的是 Apple 對於產品耐用度、實用性與市場需求的全面考量,也讓我們更期待今年秋季 iPhone 17 系列正式登場時,它能帶來哪些驚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