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YouTube 無預警更新了 Premium 付費服務條款,將於 2025 年 9 月 26 日正式生效。新規定明確要求用戶必須在註冊的國家或地區使用 Premium,否則可能面臨帳號停權或直接失去會員資格。這項政策劍指多年來盛行的「VPN 跨區省錢訂閱」手法,尤其是利用土耳其、阿根廷等低價區方案的用戶。未來若因搬家或旅居異地,用戶也必須依照當地定價重新訂閱,無法再沿用原有價格。這次條款變動,將徹底改變全球 YouTube Premium 用戶的訂閱生態。
▲圖片來源:YouTube
YouTube Premium 服務條款更新,跨區 Premium 省錢攻略將失效
幾天前, YouTube 突然拋出一顆震撼彈,正式公告將於 2025 年 9 月 26 日起更新 Premium 相關付費服務的使用條款。這次的調整不僅僅是文字上的細修,而是針對長期存在的「跨區訂閱漏洞」直接下重手。過去不少用戶透過 VPN 工具,選擇在土耳其、阿根廷或印度等低價區註冊,實際卻在台灣、美國等高價地區使用 Premium,如今將面臨帳號被停權甚至失去資格的風險。
這次服務條款更新,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地理位置限制」的新規定。YouTube 清楚寫明,Premium 服務「必須主要在註冊的國家或地區內使用」。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註冊地是阿根廷,卻長期在台灣使用 Premium,系統將視為違規。這項規範不僅適用於 YouTube Premium,也涵蓋 YouTube Music Premium 與 Premium Lite,用戶再也不能「一地註冊,全球暢用」。
對許多人來說,這幾乎宣告了「VPN 跨區訂閱」時代的終結。因為一旦被判定違規,YouTube 有權直接停用帳號的 Premium 權限,甚至取消整個 Google 帳號的相關服務。對於長年依靠這種方式省錢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圖片來源:YouTube
在過去,跨區訂閱幾乎成了「半公開的秘密」。不少論壇、社群甚至有完整教學,教大家如何用 VPN 註冊、如何透過外幣信用卡支付。然而隨著新條款上路,這些做法正式被定義為違反規範。YouTube 也明確表示,如果發現用戶提供虛假資訊、試圖隱瞞所在地,或長期主要在註冊地以外使用服務,都將被視為違反規範,最重可能會停權處理。
這也意味著,那些以「省錢妙招」為名的跨區訂閱方式,現在成了讓帳號暴露在風險下的「隱形炸彈」。一旦被偵測到,損失可能不只 Premium,連同帳號累積的觀看紀錄、播放清單、甚至購買的數位內容,都可能受到波及。
▲圖片來源:YouTube
YouTube 在公告中強調,這次調整的目的是提升付費方案的「清晰度與透明度」,包括訂閱方案、促銷優惠、付款方式等細節。不過,對於跨區訂閱族群來說,最實際的衝擊還是「定價問題」。
若用戶確實因搬家或長期旅居而需要在不同國家使用 Premium,YouTube 也提供解方:用戶必須先取消原有訂閱,再於新國家重新開通。這聽起來合理,但同時也代表用戶必須接受新地區的定價、功能與內容差異。舉例來說,原本在阿根廷訂閱僅需台幣百元有找,但搬到台灣後就得支付每月 199 元起的價格,差距相當明顯。
以台灣為例,YouTube Premium 的月費目前是新台幣 199 元(個人方案),家庭方案則要 479 元。對比部分低價區僅需不到台幣 100 元,差距相當驚人。過去不少人透過 VPN 跨區省錢,如今則必須面對風險抉擇:是乖乖付台灣價格,還是冒著帳號被停權的風險繼續賭?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次政策也可能是 YouTube 對「付費會員價值」的重新定位。畢竟若訂閱價格差距過大,勢必會出現大量「數位移民」,長久下來也會衝擊官方收益。藉由限制使用地,YouTube 等於是在強迫訂閱者回到公平的定價機制。
結語
對台灣用戶來說,這項更新最大的啟示是:以往依靠 VPN 跨區省錢的方式已不再保險。未來若真有 Premium 需求,勢必得回到正規渠道訂閱,或許選擇現有適合自己的方案更加適合。無論如何,這次條款更新不僅是一次規範調整,更是 YouTube 對全球用戶下達的明確訊號——跨區訂閱的灰色地帶,將被徹底清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