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粉絲等了 15 年,終於等到 iPad 專屬 App 上線!即日起,台灣用戶也能在 App Store 下載體驗。與手機版不同,iPad 版打開後直接進入 Reels 短影片介面,充分展現 Meta 把短影音擺在核心的戰略。除了維持熟悉的限時動態與「追蹤中」頁籤外,大螢幕還帶來更直覺的互動體驗,例如 Reels 評論與影片並排顯示、私訊頁面同時呈現收件匣與聊天視窗。這款姍姍來遲的應用程式,背後其實隱藏著 TikTok 競爭與市場策略的轉變。
▲圖片來源:Meta
等了 15 年,Instagram 正式登陸 iPad !全新介面,主打 Reels 短影片體驗
Instagram 自 2010 年上線以來,就一直被 iPhone 用戶視為拍照分享的標配應用,但 iPad 用戶卻苦等多年,始終沒有專屬版本。Instagram 負責人 Adam Mosseri 過去也曾直言,需求量不足,開發優先度不高。然而 15 年後的今天,Meta 終於在 2025 年 9 月推出 iPad 專屬 App,其中一大推力,就是短影音浪潮與 TikTok 的強勢競爭。
近年 TikTok 在美國遭遇監管壓力,甚至一度傳出可能被禁用。這給了 Meta 一個強烈的訊號:是時候補上平板端這塊拼圖,把 Instagram 的短影片服務 Reels 全面推廣到更大螢幕,進一步鞏固用戶習慣。
主打 Reels,迎合短影音時代
與手機版不同,iPad 版 Instagram 打開後不是靜態照片的首頁,而是直接跳進 Reels 短影片串流。這設計看似大膽,但背後邏輯清楚:Meta 要讓使用者在平板也能沉浸於短影音,並且把這種習慣培養成自然的行為。
Instagram 的 Reels 功能也持續進化,不只延長影片長度,還新增轉貼、快轉等功能,更積極挖角 TikTok 創作者。這些動作都透露出一件事:Instagram 的未來藍圖,已經不只是照片社群,而是以短影音為核心的全方位內容平台。
▲圖片來源:Meta
大螢幕體驗:更少點擊、更沉浸
平板的優勢就是螢幕大,Instagram 也針對這點進行調整。例如在瀏覽 Reels 時,評論會直接顯示在影片旁邊,不再需要額外點擊切換,觀看與互動可以同時進行。
在私訊頁面上,則是把收件匣與對話視窗並排呈現,跟桌機版 Messenger 類似。這讓使用者在回覆訊息時,不需要來回切換,非常直覺。對於習慣用 iPad 工作、上課或追劇的族群來說,這種體驗無疑更符合日常使用情境。
▲圖片來源:Meta
功能延續:照片與限時動態還在
雖然 Reels 被推到最前線,但 Instagram 並沒有放棄原本的照片與限時動態。首頁頂端仍保有熟悉的 Stories 排列方式,用戶依舊能透過點選來瀏覽朋友的限時分享。
同時,還能切換到「追蹤中」頁籤,顯示更接近手機版的動態牆,甚至能選擇依時間排序的「按時間序」模式。這對於還習慣用 Instagram 看靜態照片的用戶來說,算是保留了一絲熟悉感。
▲圖片來源:Meta
iPad 版只是開始,Android 平板也將跟進
Meta 也同步宣布,這種全新介面設計將很快登上 Android 平板。換句話說,Instagram 正在將平板裝置納入更完整的內容生態圈,而不再只是一個「手機限定」的服務。
隨著平板越來越多被家庭使用,尤其是小孩、青少年群體,Meta 似乎意識到這群使用者的重要性。讓 Instagram 更好地在 iPad 和 Android 平板上運行,不僅能增加使用時間,也能在與 TikTok 的競爭中搶下更大的市場份額。
結語
回顧 Instagram 的歷程,從照片濾鏡起家,到引進 Stories 對抗 Snapchat,再到大力推 Reels 對抗 TikTok,每一步都緊扣「競爭驅動」。這次 iPad 版的誕生,也是 Meta 在短影音戰場上的另一招棋。
對台灣用戶來說,iPad 版 Instagram 的登場,不僅能更舒適地觀看 Reels,也讓平板在娛樂、社交之外多了一個新用途。尤其對於習慣用 iPad 追劇、看 YouTube 的人來說,Instagram 這次的更新可能會成為日常休閒的一部分。
Instagram 終於在 15 年後登上 iPad,雖然姍姍來遲,但這背後反映的是社群平台競爭的現實。TikTok 的壓力,加上平板族群的崛起,推動 Meta 做出這項決定。無論你是短影音重度使用者,還是只想看看朋友的限時動態,這款 App 絕對值得下載體驗。接下來,就看它能否成功在大螢幕上,重新定義我們的社群互動方式。
Instagram App 下載:
iOS/iPadOS 版本(App Store)|Android 版本(Google Play 商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