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已經到了 2025 年,「電玩遊戲」在許多情況下仍常被人拿來與暴力或偏激的行為掛鉤,尤其是當歐美國家發生重大的槍擊或其他暴力事件時。然而,根據一項最新研究,遊玩任天堂的《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以及觀看吉卜力工作室旗下的動畫電影,都可以顯著提升年輕人的「幸福感」。
這次的報告是由四位分別來自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商學院、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羅賓遜商學院,以及日本九州産業大學商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發布。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將 518 位研究生分成了四個對照組,第一組只遊玩《曠野之息》、第二組只觀賞吉卜力經典電影,第三組看了電影又玩遊戲,至於第四組則什麼都不用作。在完成之後,參與者需要回報他們在「探索感」、「平靜感」、「掌握與技能」、「目的與意義」以及「整體生活幸福感」上的感受。
而最終結果顯示,遊玩《曠野之息》的學生,比沒玩的學生獲得了更高的「幸福感」。而當這種體驗再加上吉卜力電影帶來的懷舊效果時,提升幅度更為明顯。
研究團隊使用了所謂的「拔靴法」(bootstrapping) 中介分析,藉此檢驗干預措施如何影響幸福感。而他們最後發現,兩種媒體形式在「探索感」、「平靜感」、「掌握感」與「目的感」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換句話說,這些心理感受解釋了為什麼「遊戲」和「懷舊體驗」都能提高參與者的幸福感。
此外,這次的實驗也顯示了「懷舊情懷」也能增強開放世界遊戲帶來的影響效果,讓「連續進行遊戲和觀影」的組別在幸福感評分獲得了最高的評分。
與觀察性調查不同,這次的實驗能夠獲得更加強而有力的因果結論。研究者們指出在將學生隨機分配至四種實驗條件的設計後,他們成功分離出「開放世界遊戲」與「懷舊電影」各自帶來的影響。雖然這項研究僅限於研究生參與,且僅測量短期效果,但最終的結果仍然顯示特定類型的遊戲與媒材能夠對「情緒狀態」以及「生活滿意度」產生出可量化的改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