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的鬧鐘介面終於動刀了!在即將登場的 iOS 26.1 更新中,蘋果悄悄帶回了 2007 年「滑動解鎖」的經典手勢,只不過這次是用在鬧鐘上。當鬧鈴響起時,你得滑動螢幕才能真正關掉鬧鐘,而不是直接點擊大大的「停止」按鈕。這項小改變看似微不足道,卻能防止無數半夢半醒間誤按的悲劇,對不少「重度賴床族」來說,簡直是救星級更新。

iPhone 鬧鐘大改版!iOS 26.1 用「滑動停止」讓你不再誤關
還記得最早的 iPhone 嗎?那個得「滑動解鎖」才能開機的時代,手指劃過螢幕時的那道白光,是許多人對智慧手機最初的記憶。如今,在 iOS 26.1 裡,蘋果竟然重新把這個經典動作帶了回來,不過這次出現在「鬧鐘」功能上。
在 iOS 26 正式版中,當鬧鐘響起時,螢幕會跳出一個巨大的「停止」按鈕。這雖然讓操作更明顯,但也造成一個問題,太容易誤觸啦!很多人半夢半醒時想按「延後」,結果手滑按到「停止」,直接關掉鬧鐘,結果睡過頭、開會遲到或錯過早班車。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情況,蘋果在 iOS 26.1 更新中改成了「滑動關閉」設計。當鬧鐘響起時,螢幕底部會出現「滑動以停止」的橫條,必須從左滑到右才能關掉鬧鐘。這個操作不只更安全,也更有意識。你必須真正清醒一點,才有辦法滑完。
這次的視覺設計幾乎致敬當年的經典白條。從 iPhone 初代到 iPhone 6s,蘋果都使用過「slide to unlock(滑動來解鎖)」這個標誌性的動作,直到 iPhone 7 導入 Touch ID 後才正式消失。
如今它以全新姿態回歸,讓人懷念的同時,也感受到蘋果在設計上依舊講究那種「有意識的動作」。不只是為了懷舊,更是為了讓使用者「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蘋果這次改動主要是為了避免誤觸。鬧鐘與計時器在設計上都屬「高風險操作」,因為它們常在使用者最不清醒的狀態下響起。從人因工程的角度來看,「滑動」比「點擊」更需要手眼協調與注意力,這意味著你在滑動前,已經稍微清醒多了。
另外,滑動操作也讓誤觸機率大幅降低。假設手機放在床邊,即使螢幕被棉被碰到,也不會誤關鬧鐘。對那些常常一覺睡到中午的使用者,這簡直是福音。
目前實測的心得,這項改變在 iPhone 15 系列與 iPhone 17 系列上運作流暢,滑動範圍恰到好處,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介面顯示的「滑動來停止」動畫清楚易懂,配合 Face ID 解鎖時的亮度調整,整體體驗自然又有點懷舊感。唯一的小缺點是:有人反映在半夜起床時,用一隻手操作比較麻煩,因為需要完整滑過螢幕才能停止鬧鐘。不過這也正是這項設計的重點,你得清醒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滑動關閉」不只應用在鬧鐘上,連時鐘中的「計時器」也同步更新。也就是說,當你在煮泡麵或烘焙時,計時器響起要關閉,也必須滑動才能結束。這樣一來,就不會因為手誤而中斷倒數,算是小地方的大貼心。
結語
有時候,一個看似微小的介面調整,背後其實藏著對使用者行為的深刻觀察。iOS 26.1 這次的「滑動關閉鬧鐘」就是最佳例子。它讓我們在早晨那一刻,不只是關掉鬧鐘,而是「確認自己真的醒來」。下次鬧鐘響起時,別再懷疑為什麼不能直接按停。滑一下,或許就能多贏五分鐘的清醒人生。
目前 iOS 26.1 的 RC 版本已經釋出,代表正式版就在眼前。依照慣例,蘋果通常會在 RC 釋出後約一週正式推送,因此外媒推測時間可能落在下週一或週二。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