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 Apple 可能推出的 iPhone 17 Air 可說是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傳聞機身最薄只有 5.5mm,拿在手上絕對輕盈有感,但你知道電池容量居然傳聞只有 2800mAh 嗎?這數字一出,讓不少人開始擔心會不會一天撐不過去,整個電量焦慮都發作了。不過別急,這次可能會搭載超前部署的矽負極電池技術,據說能塞下更多電量,還能靠軟硬體調校把續航拉回來!到底 iPhone 17 Air 是實用還是只有好看? 快來一起了解這款話題新機的亮點與風險吧!
▲圖片來源:AppleTrack
iPhone 17 Air 電池容量 2800mAh 真的夠用?傳將首度採用矽負極電池,超薄機身續航力不打折的關鍵
隨著 iPhone 17 系列的發表時間逐漸逼近,外界對於全新「iPhone 17 Air」的關注度也持續升溫。根據 yeux1122 的最新消息,這款主打超薄機身的新機,有望成為蘋果首款採用「矽負極電池」的 iPhone,而這項由日本電池大廠 TDK 開發的新技術,很可能就是實現超薄又長效續航的關鍵。
TDK 執行長齊藤昇(Noboru Saito)在近期訪談中表示,原定於 9 月出貨的新一代矽負極電池,已提前進入量產階段,最快在 6 月底就會出貨。他也透露:「我們的進展非常順利,很快就會出貨。有些手機品牌可能會提早一個世代搭載這項技術。」
從時間點來看,這代表傳聞中將於 9 月登場的 iPhone 17 Air,極有可能就是首波受惠的產品之一。這款新機被預測將有超薄 5.5mm 機身(最薄處),如果在電池容量僅 2800mAh 前提下沒有更高密度的電池技術輔助,要維持過去等級的續航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圖片來源:Apple Hub
傳統鋰電池普遍採用石墨為負極材料,但 TDK 這次的新型電池則改用「矽」來做負極,不只可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約 15%,還能在相同體積下塞進更多電量。這對想打造更輕薄手機設計的品牌來說,無疑是場救星。舉個例子,像是 iPhone 17 Air 傳聞中將取消超廣角鏡頭、改採更省電的 C1 Modem,這些設計方向看起來都是為了「精簡機構、擠出空間」,讓內部多一點地方裝進電池。這些佈局看起來不只為了外型上的革新,也同樣在為「能用一整天」這件事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AppleTrack
雖然新電池技術帶來希望,不過各方對於 iPhone 17 Air 的續航評價依然分歧。有爆料達人 Wayne Ma(The Information)表示,這款手機的電池續航可能會「比以前更差」,但 Bloomberg 的 Mark Gurman 則持正面態度,認為蘋果透過硬體與 iOS 系統的協同最佳化,續航「大致與現有 iPhone 持平」。而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也補充,iPhone 17 Air 將搭載一顆「高能量密度」電池,只是目前尚未釋出更進一步的技術規格或數據。
所以這款主打輕薄的 iPhone,續航是否能符合日常需求,還得等真機上市後才能下定論,但至少在硬體基礎上,蘋果已經展現出想要「變薄又不減實用」的企圖心。
▲圖片來源:yeux1122
目前這代 TDK 電池仍是「混合矽材料」,但根據韓媒 ETNews 的報導,Apple 未來在 2027 年,也就是 iPhone 推出滿 20 週年時,計畫導入「純矽負極電池」。如果技術順利突破,純矽材料可望達到目前電池容量的 10 倍,這將可能徹底改變手機續航與設計的天花板。
TDK 執行長也提到,第四代矽電池的開發已經在路上,預計將於下一個會計年度推出。他強調:「大量量產矽電池需要特殊技術門檻,絕非簡單混合材料就能完成。」這也意味著 TDK 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也為蘋果未來持續進化手機設計提供了技術後盾。
▲圖片來源:yeux1122
根據現有爆料,iPhone 17 Air 的螢幕將達 6.6 吋,預計將接替目前 iPhone Plus 系列的市場定位,成為 2025 年新主力中階機種。若真如傳聞所述以「極致輕薄」與「嶄新電池技術」作為賣點,勢必會吸引一批講求設計感與機身手感的使用者。回顧過去幾年,蘋果持續在「手機變薄」與「電池續航」間找平衡,這次若真讓 iPhone 17 Air 成功實現兩者兼顧,將是手機設計上的一大突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