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街頭咖啡廳林立,除了用餐後隨手一杯外帶咖啡,咖啡廳也有許多學生、上班族帶著電腦就在那長時間佔位整天。星巴克最近對「咖啡廳讀書族」下了重手!由於越來越多顧客長時間佔位、搬來印表機、隔板等「霸位神器」,甚至人不在卻用物品卡位,引發其他消費者不滿。
調查顯示,七成 Z 世代每週至少一次到咖啡廳讀書,其中最讓人反感的行為就是「佔位離席」。為了維持店內秩序,星巴克韓國宣布禁止使用個人桌機、印表機、多孔插座及隔板,並要求長時間離席必須帶走隨身物品。這是韓國連鎖咖啡品牌首度明文限制卡位族,也讓外界好奇是否會掀起全國跟進潮。
韓國星巴克出手整頓「咖啡廳辦公族」!禁止攜帶這些「辦公設備」進店
在咖啡廳點杯飲料、打開筆電、靜靜待上一整天,對許多「卡位讀書族」或「咖啡廳辦公族」來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韓國,星巴克最近對這類長時間占用座位的「카공족」(咖啡廳+공부族,即咖啡廳學習族)動了真格,不僅明文禁止部分「霸位神器」進店,還規定顧客長時間離席時必須收拾個人物品。這背後,其實是來自一份調查結果。最惹人嫌的咖啡廳行為第一名,竟然是「佔位後人消失」。
根據韓國求職平台「진학사 캐치」對 2,037 名 Z 世代求職者的調查,高達七成受訪者表示每週至少一次會到咖啡廳讀書或辦公,其中甚至有 10% 的人一週會去五天以上。只有 27% 的人是一週不到一次,完全不去咖啡廳的人更是僅有 3%。
至於為什麼喜歡待在咖啡廳?最多人提到的理由是「比較能集中精神」(58%),其次是「比家裡或自習室不那麼壓抑」(38%)、喜歡咖啡廳的氛圍(22%)、會被周圍的人激勵(12%)、冷暖氣舒適(11%),還有 7% 的人是因為「有免費插座與 Wi-Fi 等便利設施」。
同一份調查中,也詢問大家最討厭的咖啡廳行為類型。結果第一名(29%)是「用物品佔位後長時間離開」,也就是俗稱的「人不在位子在」。
第二名是「大聲講電話或聊天」(25%),第三名則是「只點一杯飲料卻坐很久」(17%)。其他被點名的行為還包括:
- 要求過度安靜或要求別人換位(9%)
- 長時間佔用插座與座位(8%)
- 帶外食進店(6%)
- 使用過多大型電子設備(5%)
把咖啡廳當自己辦公室?星巴克出現各種誇張「辦公陣仗」
近年來,韓國網路社群上不時流出一些「誇張卡位照」,例如顧客直接把家裡的個人隔板搬到咖啡廳桌上,再擺滿筆電、平板、耳機、滑鼠等全套裝備,甚至有人乾脆扛著家用印表機到星巴克,一邊插電一邊列印文件。
還有人一次佔據兩到三張桌子,把桌面塞滿私人物品,完全不顧其他想找座位的客人,這些照片往往引起網友批評:「這是咖啡廳,不是你的辦公室」。筆電放在螢幕支架,外加一台電腦螢幕、延長線直接把辦公室搬到咖啡廳內的照片也不時在社群流傳。
面對這些爭議,星巴克韓國在 8 月 6 日宣布,針對會影響其他顧客的行為做出限制,店內禁止使用個人桌上型電腦、印表機、多孔插座、隔板等大型或阻礙空間的物品。同時,顧客若要長時間離開座位,必須把隨身物品帶走,避免「物品霸位」;多人共用的桌子,也不得一人長時間獨佔。
這是韓國連鎖咖啡品牌中,首次由官方明文制定針對「咖啡廳讀書族」的限制規範。外界也在觀察,其他連鎖品牌是否會跟進,掀起一波全國性的咖啡廳秩序改革。
雖然這次事件發生在韓國,但對台灣人來說並不陌生,尤其是在捷運沿線、熱門商圈的連鎖咖啡廳,也時常能看到筆電族或備考族長時間佔據座位的情況。星巴克韓國的做法或許引起爭議,但背後的核心訊息是清楚的:咖啡廳雖是公共空間,卻不是私人書房或辦公室,共享空間的前提是共享禮貌。
相較韓國星巴克近期已經發公告限制,台灣目前似乎還未有相對應的措施。未來若台灣也出現類似規範,或許能在保障消費者使用權益與維持店內秩序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