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 AI 熱潮影響,有好幾個月 RTX 50 系列顯卡都非常難買,特別是 RTX 5090、RTX 5080 等高階型號,最近好不容易等到需求已開始降溫,市場價格慢慢回落,沒想到現在又換另一個電腦硬體了!最新報告指出,HDD 與 SSD 預計在不久的未來就會調高價格,最高漲幅可能會達到 30%,代表說有缺硬碟的用戶,記得手腳要快。
圖案來源:Wccftech
HDD 與 SSD 價格預計將漲價最高達 30%,有打算入手的人可要多注意
根據外媒報導,最近 Western Digital、SanDisk 與 Micron 等 NAND 供應商,正計畫將 NAND 價格上調,SanDisk 已經確定會調漲最高約 10%,Micron 則暫停對 DRAM/NAND 報價,市場傳出有 20%~30% 的調整空間。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受到 AI 熱潮影響,生成式 AI 訓練/推論需要保存龐大的資料,這也使得企業正在大量採購企業級 SSD 與 HDD。
圖案來源:Wccftech
雖然這邊提到的是企業需求,不過外媒 Wccftech 認為,Micron 已經停止向客戶報價,代表說即使是消費端產品,價格也普遍會上漲。此外,歷史經驗也顯示,零售 SSD 大多都會在幾週到一季內跟進企業產品,特別是 1TB~4TB 之間熱門容量、以及 TLC 規格的高效能型號,可能最先看到調漲。
HDD 不使用 NAND 晶片,所以價格的上漲幅度應該不會像 SSD 這麼多,但預計還是會受到影響。
WD 也確認會逐步提高所有 HDD 產品的價格:
有趣的地方是,DRAM 與 NAND 去年 10 月才因為消費端需求明顯轉弱,PC 與消費性電子買氣不如預期,合約價在單月內就出現兩位數跌幅。以 DDR4 8Gb(1Gx8)為例,9 月均價月減約 17% 至 1.7 美元,再加上供應商還在去庫存、以及 DDR5 轉換期,都讓舊規格更難出清,沒想到過了一年完全不同。
由此可見跟股票一樣,當看到市場上都是不好的時候,就是最佳入手時機(笑)。
圖案來源:Wccftech
正式漲價的時間還不知道,我觀察最近市場的價格似乎還沒有受到影響,如果你有計劃添購 SSD 或 HDD,且是真的最近就要用到,那基本上看到好價格就能入手了,可以確定未來半年只會變更貴,不會變更便宜。
不急的人可以追蹤一下這幾個月的價格,如果有看到目標型號越變越貴,或開始有缺貨現象,可能就要果斷出手。
挑選 SSD 的三個重點
- 容量與耐用度優先:挑選時先決定你需要的容量,然後查看耐用度指標(TBW/DWPD),最後才是效能速度。日常使用通常是大容量和穩定,會比速度高還來得有感。
- 顆粒與主控一定要看:系統碟、工作碟建議優先選 TLC+成熟主控。大量冷資料或暫存量很大時才考慮 QLC,但要確保有足夠的 SLC 緩衝與不錯散熱。
- 有無 DRAM:重度創作/遊戲更新大量隨機讀寫,建議選有 DRAM 緩衝的型號會更穩。輕度使用或備份碟,則可以選優質 DRAM-less,但記得別當主力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