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繼 Vision Pro 之後,似乎正悄悄將目光轉向更貼近日常生活的智慧穿戴裝置。外媒爆料指出,Apple Glass 的開發進度正在加速,下一代產品甚至可能搭載「鏡片內顯示技術」,能根據連接裝置自動切換兩種運作模式。不論你是 Vision Pro 的潛在用戶、還是期待智慧眼鏡能取代手機的科技迷,這項新消息或許正預告著 Apple 未來幾年的重大佈局。那麼,這副傳說中的「Apple Glass」,究竟藏了哪些讓人驚喜的祕密?
▲圖片來源:@theIBAA (X)
Apple Glass 智慧眼鏡傳 2026 登場!傳將搭載「鏡片內顯示」雙模式系統 與 iPhone、Mac 無縫切換
前段時間 Meta 亮相 Meta 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也有不少人關心何時 Apple 也會推出自家的智慧眼鏡。根據《Bloomberg》記者 Mark Gurman 最新報導,Apple Glass 的研發計畫已進入第二階段,並可能在設計與功能上大幅超越目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與其說它是一副眼鏡,不如說是一個能夠「感知環境、即時運算」的個人智慧助理,結合了 Vision Pro 的運算能力與 iPhone 的輕巧便利。
▲圖片來源:Meta
目前的傳聞顯示,Apple Glass 的第二代版本將配備「鏡片內嵌式顯示螢幕(in-lens display)」,並可依照所連接的裝置切換兩種不同模式:
- Mac 模式:
可完整執行 visionOS 系統,提供沉浸式的桌面延伸體驗 - iPhone 模式:
切換為輕量化、行動取向的操作介面,方便用戶在日常外出時使用
這樣的設計概念,意味著使用者未來戴上 Apple Glass,就能根據場景自由切換「工作」與「行動」兩種模式,真正做到「從螢幕到視野」的無縫轉換。
▲圖片來源:@ONOstdio
Mark Gurman 指出,Apple Glass 與 Vision Pro 的最大差異在於定位。Vision Pro 是高階沉浸式頭戴裝置,主打完整的混合實境體驗;而 Apple Glass 則更貼近日常,強調「隨時可戴、隨處可用」。
在與 Mac 連接時,Apple Glass 將開啟「桌面延伸模式」,能以虛擬畫面顯示應用程式視窗,讓使用者能在不依賴實體螢幕的情況下完成工作。想像一下,只要戴上眼鏡,就能看到漂浮在空中的 Pages、Final Cut Pro、Safari 等應用程式視窗,宛如將整個 macOS 桌面搬到眼前。
而當連線至 iPhone 時,系統則會自動切換成「輕量化行動介面」,畫面簡潔、操作直覺。這個模式可能更偏向通知顯示、導航輔助、拍照錄影、健康監測等功能,讓 Apple Glass 成為 iPhone 的自然延伸。
這樣的雙模式策略,讓 Apple Glass 不僅能與 Vision Pro 形成產品階層上的互補,也能避免過於厚重、昂貴的設計,真正打入大眾市場。
▲圖片來源:@ONOstdio
除了顯示技術之外,Gurman 還透露 Apple Glass 可能整合多項智慧功能,包括:
- 音樂播放揚聲器:可直接透過鏡腳內建單體播放音樂,無須耳機。
- 拍照與錄影鏡頭:支援語音拍攝、快速紀錄生活片段。
- 語音控制:整合 Siri 或 Apple Intelligence,讓使用者以口令操作。
- 健康監測:有機會導入心率、紫外線曝露量或姿勢偵測等感測功能。
這些特點讓 Apple Glass 看起來不僅是一副智慧眼鏡,更像是一台「可穿戴版 iPhone」,具備娛樂、拍攝、健康管理與運算整合的多重用途。
根據 Mark Gurman 的爆料, Apple 首款智慧眼鏡最快可能在 2026 年發表,預計 2027 年正式上市。首代版本預期不會配備鏡片顯示螢幕,而是以音樂、拍照與語音互動為主,定位較接近「智慧生活眼鏡」。第二代版本才會導入完整的 in-lens display(鏡片內嵌顯示技術)與雙模式架構。
▲圖片來源:Meta
價格方面,目前外媒推測 Apple Glass 的入門款可能落在 899 美元起跳(約新台幣 2.9 萬元),高階版若結合 visionOS 完整運算能力,售價可能突破 1200 美元(約台幣 4 萬元)。若以 Apple 一貫策略來看,初期將鎖定早期科技採用者與創作者市場,待生態成熟後再推出平價版本。
▲圖片來源:Meta
結語
Apple Glass 若真能如爆料所言,整合雙模式顯示、跨裝置操作與智慧助理能力,將不只是穿戴產品,而是一種全新的使用習慣。從音樂、健康到辦公、拍攝,它可能重新定義我們「看世界」的方式。當 Vision Pro 讓人沉浸於虛擬空間時,Apple Glass 也許正計劃讓虛擬資訊無縫融入現實。未來幾年,當我們再聽到「One more thing」時,也許戴上的,不再是一支手機,而是一副能改變生活的眼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