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越來越高明,從假冒簡訊到誘騙連結、偽造社群廣告,各種陷阱無所不在。防不勝防的情況下,防詐工具也得與時俱進。Whoscall 最新推出的「一鍵查」功能,正是結合 AI 人工智慧與多年詐騙資料分析所誕生的防詐利器。這項免費功能集結號碼查詢、連結檢查與截圖辨識三大重點功能於一身,只要打開 App、輸入或上傳,就能立刻判斷詐騙風險。不論是看到可疑廣告、接到陌生來電、還是收到釣魚簡訊,只需「一鍵」就能讓 AI 幫你查出真相,減少受騙風險。本文將帶你一次搞懂 Whoscall「一鍵查」的功能亮點與實際應用方式,教你如何用科技打造專屬的防詐防線!
▲圖片來源:Whoscall
Whoscall 推出「一鍵查」超狂防詐免費新功能!比 ChatGPT 更懂詐騙?
「你有一筆未繳稅款,請點選下方連結補繳」、「我是你老闆,幫我處理一下這筆轉帳」——這類詐騙訊息你是不是也看過?近年來,詐騙集團不再只是用電話攻擊,還搭配社群平台、即時通訊軟體,甚至 AI 生成假圖文、偽冒名人廣告來下套。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因詐騙損失高達數百億元,這可不只是幾個人「太好騙」的問題,而是全民共同面對的資安挑戰。
也因此,知名防詐 App「Whoscall」選擇再升級,推出全新整合功能「一鍵查」,整合號碼查詢、惡意連結辨識與截圖判讀等三大功能,只要透過一個簡單介面,輸入號碼、網址或上傳圖片,就能讓 AI 替你查出這是否為詐騙訊息。操作簡單、流程清楚,即使是長輩也能輕鬆上手。
「一鍵查」有多方便?這樣用最快!
要使用「一鍵查」,只要把 Whoscall App 更新到最新版本,打開首頁就能看見入口。不論你是:
- 接到陌生電話想知道對方是不是詐騙
- 收到 LINE 或簡訊裡的奇怪連結
- 在社群上看到怪怪的廣告截圖
只要進入「一鍵查」功能,選擇輸入號碼、貼上網址,或直接上傳圖片(支援 jpg、png 格式,大小 20MB 以內),Whoscall 的 AI 系統就會即時幫你比對資料庫,生成查詢結果。
例如你截了一張看似官方銀行優惠的圖檔,只需丟進「一鍵查」,AI 就會分析圖中是否藏有已知詐騙連結、假冒資訊,甚至會根據圖中文字生成提示:「此類內容可能為假冒廣告,請勿輕信。」
AI 不是噱頭!背後技術這樣強化
為什麼這麼厲害?原來 Whoscall 背後的 AI 不只是靠自己,而是結合了 Google Gemini 模型,搭配 Gogolook 自研的自然語言處理演算法,加上多年累積的詐騙號碼與文字資料庫,讓 AI 具備強大的語義理解與關鍵字比對能力。
這不只是簡單的圖片掃描功能,而是能判讀內容中隱含的詐騙語意,像是假裝政府機關、冒充知名企業、使用誇張優惠誘導點擊等模式,一旦判讀出類似跡象,就會主動發出風險提示,避免你落入陷阱。而且這個 AI 也會持續更新,根據最新詐騙案例調整偵測準則,確保不會落後詐騙集團的進化速度。
分享查詢結果,擴大防詐朋友圈
Whoscall 更貼心地加入了「一鍵分享」功能,你查完結果後可以直接把系統判讀的資訊分享給親朋好友,提醒他們別受騙,尤其是針對一些常收到釣魚簡訊的長輩或朋友,這功能根本就是科技界的「孝親方案」!
截圖查詢超爆紅!Threads 用量狂增五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截圖查詐騙」這項功能近期在 Threads 上突然爆紅,使用率甚至暴增五倍。為什麼?因為現在許多詐騙不再用打電話,而是透過社群貼文、限時動態、甚至 IG 廣告圖在誘騙點擊,許多人開始將截圖傳上來做即時判斷。
從假名人代言產品、贈品活動,到疑似政府補助通知,只要有圖片,就能靠「一鍵查」看出端倪。不管是虛假電商廣告、KOL 限時動態、還是傳單照片,通通都能查!
小提醒:AI 再強,也別忘了自己的判斷力!
雖然 Whoscall 的「一鍵查」功能真的很方便,但官方也提醒,用戶查詢結果還是可能會因資料庫更新或演算法調整略有變化。因此,看到風險提示要多留一分警覺、少一分衝動。同時,建議上傳的圖片務必清楚、完整,最好能包含電話號碼、網址與訊息內容,讓 AI 能完整判讀。
若你發現明明是詐騙卻沒被判出來,也可以透過 App 內的回報機制或寫信聯絡客服(service@gogolook.
Whoscall App 免費下載:
iOS 版本(App Store)|Android 版本(Google Play 商店)
結語
防詐不該只是警察或政府的事,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日常行動。Whoscall 推出的「一鍵查」就像是隨身攜帶的防詐偵測儀,能幫你即時分辨真假,不論是數位原住民還是手機苦手都能輕鬆上手。
不妨今天就試試看,用「一鍵查」幫爸媽檢查一下他們的 LINE 訊息,也幫自己避開那些滿天飛的優惠陷阱。現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讓 AI 幫你守住錢包與個資,再也不用擔心「不小心點錯」而後悔莫及!
延伸閱讀:
Apple 終於打破 iPhone「一年一更」?知名分析師未來三年 iPhone 發表計畫預測,旗艦、輕薄、折疊機一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