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晚的小米15週年戰略新品發表會上,小米創辦人暨執行長雷軍除了發表小米自研的手機晶片:玄戒O1 處理器以外,同時也發表了另一款搭載在 Xaiomi Watch S4 的行動晶片:玄戒T1。並表示小米這些年研發晶片的投入已超過 135億人民幣,充分展現小米想成為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雄心壯志。
小米不只發表玄戒O1手機處理器,還有智慧手錶用的玄戒T1通訊晶片
雷軍在發表會上強調,玄戒O1是小米歷經多年自研積累的成果,為小米旗下首顆正式商用的SoC(System on Chip)晶片,具備先進的製程技術與出色的整體性能表現。他公布該晶片在安兔兔跑分平台上取得了驚人的3,004,137分的實驗室綜合成績,堪稱晉升至「第一梯隊」水準。
這顆玄戒O1晶片採用第二代3nm製程技術,具備高達190億顆晶體管,在109mm²的晶片面積內實現高度集成,效能與能效表現雙雙達標,充分展現先進製程的威力。玄戒O1的處理器設計展現出強烈的旗艦定位,其CPU架構採用「2+4+2+2」的八核心配置:
-
2 顆超大核,時脈達 3.9GHz,針對高負載任務如遊戲與AI推理場景;
-
4 顆高性能大核,時脈達 3.4GHz,負責多工處理與日常應用;
-
2 顆能效核心,時脈為 1.9GHz,平衡中階負載與續航表現;
-
2 顆超能效核心,時脈為 1.8GHz,專為待機與低功耗運行優化。
GPU 部分則是搭載了 16 核 Immortails-G925 ,圖形效能超越蘋果 A18 Pro 處理器,這樣的設計策略,正是參照蘋果與高通等一線晶片廠的趨勢,同時結合自家對Android手機需求的理解,力求在效能與功耗之間取得最理想的平衡。
除了玄戒O1以外,同時也發表了給智慧手錶 Xaiomi Watch S4 使用的行動晶片玄戒T1 4G晶片,代表了小米連通訊模塊(基帶 Baseband)方面也有打磨:
雷軍也表示基帶的研發相當的困難,需要大量的投入與實驗室驗證(編按:還有各種IP的規避、天線設計等等的坑,光看蘋果搞 5G 通訊模組也是千辛萬苦才作出 C1 晶片,不知道小米是不是直接找紫光展銳合作?):
小米從一開始就設定了極高的技術門檻:採用最先進製程、晶體管規模達旗艦水準、性能與能效需列入全球第一梯隊。同時,小米也制定了清晰的投資規劃:至少投入500億元人民幣,持續十年深耕晶片技術。光玄戒O1與T1就已經投入135億人民幣:
雷軍同時分享了小米的市場表現。截至目前,小米手機的全球市占率已經連續19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這樣的成績讓小米成為極少數在全球市場保持強勁動能的中國品牌。然而,雷軍並不滿足於此。他指出,真正意義上的高端化,不能只靠品牌與設計,更要在技術底層:晶片、作業系統、AI演算法等環節掌握話語權。
全生態布局完成:「人車家」戰略正式閉環
此次發表會也標誌著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系統正式完成閉環。隨著小米汽車的正式亮相,小米從手機與IoT為主的科技品牌,升級為涵蓋智慧手機、智慧家居與電動汽車三大場景的完整科技生態體系。雷軍進一步宣布,未來五年,小米預計投入2,000億元人民幣研發資金,全力衝刺核心技術領域,為小米20週年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