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PC Gamer 網站的報導,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NICT) 旗下「光子網路實驗室」團隊在近期針對全球第一個「千兆位元」等級的網路進行了一場總距離超過 1800 公里的傳輸測試,最初取得了相當成功的結果,而這很有可能將會為新世代的超高速網路帶來突破性的進展。
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這次測試的網路傳輸擁有著每秒「 10 億 2000 萬 Mb」的驚人網速,而這之所以能夠成功,都要歸功於一種擁有 19 核心的特製光纖電纜,驚人的是,粗細程度竟然與現行常見的一般光纖相同。然而,這種誇張的網速依然需要倚靠特製規格的設備才能實現。
在這次的實驗中,團隊結合了「光放大系統」(optical amplification system)、訊號合併器以及分離器,讓網路訊號在一個循環回路中來回傳送了整整 21 次,藉此達成總計 1807 公里的測試距離。而在傳輸終端則設有擁有 19 通道的接收器,並運用數位訊號處理器來消除核心之間的干擾,同時檢側實際的傳輸速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團隊在這次的測試中並沒有傳輸任何真正的資料,而是將重點放在於檢查訊號傳輸的品質,並計算出最高速度上。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當換算為傳輸容量與距離的乘積,也就是「衡量傳輸能力」的常用指標時,其數值能夠在一公里的距離達到每秒 1.86 EB 的速度,創下了標準包層直徑光纖傳輸的世界紀錄。
本次傳輸系統與實驗皆由 NICT 團隊進行規劃與執行,而最大功臣「19 核心光纖電纜」則由住友電氣工業設計製造。值得一提的是,NICT 去年就已經在標準的光纖電纜上實現了每秒 4 億 MB 網速的成果。而這一連串的實驗,當然都是為了在未來實現更快的網路速度。
根據研究團隊的推估,網路資料的流量在「後 5G 時代」將會迎來爆炸性的增長,因此,提前佈局更高階的資訊通信基礎建設有著一定的必要性。
國際電信聯盟(ITU)估算 2024 年的使用網路人口已經達到了全球總人口的 68%,相較於 2019 年的 53% 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且這股趨勢在未來只會持續上升。再加上 4K 串流技術與 AI 等現代技術的普及化,各種大型資料中心開始如同雨後春筍般興建,而隨著全球人口持續增長,我們顯然將比想像中的還要更早迎接對於這類超高速網路的龐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