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技術日益發達,越來越多遊戲製作團隊將其導入了開發過程中。然而,這也導致許多遊戲開發者或美術師因為遭到 AI 取代而失去工作。而在玩家們的強烈反彈下,Steam 平台也開始要求所有使用生成式 AI 技術的遊戲都必須在商店頁面上公開說明。毫不意外的是,這類型的遊戲數量在今年內出現了急速暴增的趨勢。
根據 Totally Human Media 提供的報告,去年約有 1000 款登上 Steam 平台的遊戲使用了生成式 AI 技術,而到了 2025 年,這個數字又再次暴漲將近八倍之多,目前總計達到 7818 款,即使今年才剛剛過了一半而已。整體來說,某種形式上使用了生成式 AI 的遊戲已經佔了 Steam 整體遊戲庫的 7%。而今年到目前為止,Steam 平台推出的新遊戲中就有 20% 的遊戲使用了 AI 技術。
此外,這份報告也詳細揭露了生成式 AI 在開發過程中的實際用途。其中有 60% 的遊戲將 AI 技術用於製作視覺素材,像是角色設計、背景、材質貼圖等。其次則是音檔的生成,開發者會使用 AI 來產出配音、音效與音樂。
此外,還有部分開發者將 AI 用於生成劇情敘述或一般文字內容,像是道具描述或遊戲中的文本等。不僅如此,還有部分遊戲發行商會利用 AI 生成行銷相關的內容,例如 Steam 商店頁面的描述與橫幅設計等。最後,部份開發者也會利用 AI 來協助程式碼的撰寫與生成。
然而,某些遊戲在 AI 技術的應用上也發揮了不少創意。舉例來說,《Comedy Night》團隊就曾利用 AI 來進行內容的審查與過濾,至於《Nyric》與《Bitmagic Mini》則讓玩家能夠透過輸入指令來自動生成遊戲世界。
而目前在遊戲運行期間使用生成式 AI 的其中一款代表作,可能就是《InZoi》了。這款遊戲會即時生成文字、圖像與音效,甚至會在遊戲過程中即時做出機制上的決策。考慮到《InZoi》目前已經在全球賣出約 50 萬套, AI 的使用似乎並未對購買意願造成太大影響。
另一方面,這次的報告還指出不少使用 AI 技術的遊戲都已經成功登上銷售榜,像是《My Summer Car》就已經售出了 250 萬套,暗示了只要遊戲本身夠吸引人,使用 AI 並不會成為銷售上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