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團開唱、人氣歌手加場演出,2025年台灣演唱會市場持續沸騰,掀起一波又一波搶票狂潮。然而,這股全民追星熱潮背後,也潛藏著資安危機。詐騙集團乘勢出擊,利用粉絲急於購票的心理設下陷阱,不僅騙財,甚至連個資也一併吞噬。為協助民眾安全搶票、安心追星,全球網路資安領導品牌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特別彙整出三大常見的演唱會詐騙手法及因應建議,並鼓勵大眾善用AI資安工具,為網路交易打造更堅實的防線。
「佛心讓票」藏陷阱:票沒拿到,還賠了錢與個資
「讓票一張,誠可議價」這類貼文充斥於社群平台與二手交易社團,看似熱心的讓票粉絲,實則可能是假帳號詐騙者。這些不肖分子常透過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張貼讓票訊息,並要求買家私下加LINE或Messenger交易。一旦民眾依指示轉帳後,往往等不到票券序號,甚至直接被封鎖,方才驚覺受騙。
趨勢科技提醒,網路交易務必提高警覺,切勿一時心急就提供個人資料或直接匯款。消費者可檢視賣家帳號註冊時間、貼文邏輯、留言互動等資訊,初步判斷對方可信度。同時,建議利用AI資安工具,如趨勢科技「AI防詐達人」,將疑似交易網站、貼文或對話截圖上傳進行查證,以即時辨識是否為詐騙內容,降低財損與個資外洩風險。
「假買家真詐騙」反將賣家坑:交易未成,帳戶資訊恐遭竊
不只買方容易中招,誠心讓票的賣家同樣是詐騙目標。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數據顯示,2025年6月「假買家騙賣家」的詐騙案件高居第三名,單月就有1,270件通報,累積財損高達近1億4千萬元。
此類詐騙通常是詐騙集團假扮買家,以「交易失敗」、「系統授權錯誤」等理由,誘使賣家點擊釣魚連結進行所謂的帳戶驗證。一旦賣家依指示操作,可能導致帳戶被盜用、資金遭竊,甚至面臨身分盜用等更嚴重後果。
趨勢科技強調,任何涉及帳戶驗證、交易授權的通知,都應直接向銀行或支付平台確認真偽,切勿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建議啟用「AI防詐達人」的「詐騙預警雷達」功能,一旦偵測到可疑行為,例如點擊釣魚連結、加入不明LINE聯絡人等,系統將即時發出預警,主動阻止詐騙行為擴大。
假購票網站高仿真:慎選官方平台是根本之道
除了社群平台的詐騙外,詐騙集團也會直接仿製演唱會售票網站,利用幾乎一模一樣的UI設計、官方LOGO與域名誤導消費者,當消費者一時不察進行刷卡購票時,極有可能將信用卡號、電話、身分證號等敏感資訊拱手讓人。
趨勢科技提醒,購票務必認明主辦單位公告的官方平台,切勿透過來路不明連結進行交易。同時可開啟「AI防詐達人」的「網頁防護」功能,主動偵測可疑網址,並封鎖危險連結,保護用戶在每一次輸入信用卡資訊時的關鍵時刻安全無虞。
演唱會詐騙高滲透,AI資安工具成全民防線
根據趨勢科技內部統計,2025年上半年台灣用戶使用「AI防詐達人」的「詐騙查證」功能,共上傳27,175筆疑似詐騙資訊,其中有多達12,207筆被判定為高風險詐騙,占比近五成,顯示詐騙集團滲透至日常生活各個角落,技術也日益升級。
面對多變詐騙手法,趨勢科技建議民眾不僅要維持高度警覺,也應善用先進資安工具強化自我防禦能力。尤其在高風險時段——如熱門演唱會開賣或轉票高峰期間,更應提高資安意識。
全民免費體驗90天「AI防詐達人」,打造追星安全盾牌
為進一步提升全民資安防詐意識,趨勢科技與刑事警察局合作,於即日起至8月31日,推出免費90天體驗活動。民眾只要加入165 LINE官方帳號,並輸入通關密碼「全民防詐」,即可免費開通趨勢科技「AI防詐達人」,享有:
-
詐騙查證:即時查核網站或社群訊息的可信度
-
詐騙預警雷達:監測高風險行為並即時發送警示
-
網頁防護:封鎖可疑連結,保護線上交易安全
-
通訊防詐:阻擋來路不明的簡訊與通話詐騙
無論是搶票、讓票、代購或線上交易,這項AI資安工具皆可為行動裝置上的通話、簡訊、上網與社交活動提供即時防護,幫助粉絲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追星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