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已經身為特斯拉、SpaceX、Neuralink、X(前稱Twitter)、xAI…等七家公司的老闆,但他似乎仍意猶未盡。近日在一連串疑似「開玩笑」的社群貼文後,馬斯克真的將即將成立的新 AI 公司申請了「Macrohard」(巨硬)商標,這無厘頭的公司名似乎就是針對比爾蓋茲的「微軟」(Microsoft)而來。
故意的!馬斯克新AI公司申請「巨硬」Macrohard 商標
故事始於2025年7月14日,馬斯克在他所擁有的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
「我們正在xAI打造一間多代理人(multi-agent)的AI軟體公司,透過Grok模型生成數百個專精於編碼、影像與影片生成/理解的AI代理人,彼此協作,並模擬人類在虛擬機器中的互動行為,直到最終結果令人滿意。」
他隨後補充道:
「這是一個宏觀的挑戰,也是艱難的問題,有激烈的競爭!你能猜出這家公司的名字嗎?」
We are creating a multi-agent AI software company @xAI, where @Grok spawns hundreds of specialized coding and image/video generation/understanding agents all working together and then emulates humans interacting with the software in virtual machines until the result is excellent.… https://t.co/RKztKVTq2e
— Elon Musk (@elonmusk) July 13, 2025
馬斯克刻意強調「macro」(巨大;宏觀)與「hard」(硬)兩字,引起網友聯想。有使用者在留言中回覆「Macrohard」,馬斯克則以一個眨眼表情符號回應,一切盡在不言中。
幾週後,xAI果真以「Macrohard」為名遞交商標申請,這場看似輕鬆幽默的命名猜謎遊戲,如今已邁入實質行動階段。
「Macrohard」這個名稱明顯是一個語意上的反諷:
-
「Macro」為「宏觀、巨大」之意,與「Microsoft」中的「Micro(微、小)」形成對比。
-
「Hard(硬)」則與「Soft(軟)」相對,直指「Software(軟體)」一詞的語根。
換言之,「Macrohard」(巨硬)幾乎可以視為「Microsoft」(微軟)的相反詞。不難看出,這不僅是語言上的巧思,更是一記明確的競爭宣言。
外界普遍解讀,這是馬斯克刻意針對他長年不睦的老對手: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發出的挑釁訊號。
馬斯克與比爾・蓋茲的宿怨:從做空特斯拉到DOGE風波
馬斯克與蓋茲之間的嫌隙並非秘密。兩人最早的衝突起於蓋茲據稱做空特斯拉股票,馬斯克對此極為不滿,認為蓋茲一方面自稱重視氣候變遷,卻一方面賭Tesla失敗,是徹底的虛偽。馬斯克曾在2023年於X上發文痛批:
「蓋茲聲稱要拯救地球,卻又試圖從特斯拉崩盤中賺進5億美元,他的雙重標準讓人無法理解。」
隨後雙方隔空交火不斷。蓋茲曾警告狗狗幣(DOGE)炒作風險,稱可能間接「害死兩百萬人」,馬斯克則怒斥其為「大騙子」。
Bill Gates: “DOGE will cost 2 million lives”
This man is a disgrace to humanity.
— DogeDesigner (@cb_doge) May 8, 2025
他甚至指控蓋茲暗中資助媒體抹黑自己,並公開嘲諷蓋茲的體態。最爭議的一次是馬斯克在X平台點出蓋茲與醜聞纏身的富豪傑佛瑞・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有所往來,暗示其可能在對方的「客戶名單」中。
When is there not one – just one – even *attempted* prosecution of that Epstein (Bill Gates & Reid Hoffman come to mind)
client list.Either FBI does their duty or the case for an entire departmental reset or abolishment is strong. https://t.co/qLgWvyuysp
— Elon Musk (@elonmusk) July 6, 2024
Macrohard的技術藍圖:Grok衍生多代理人AI系統
根據馬斯克的描述,Macrohard並非僅是一個品牌名稱,而是一項以AI自動化為核心的新型軟體開發體系。其核心技術架構如下:
-
Grok語言模型為基礎:作為xAI旗下語言模型,Grok不僅負責生成原始代碼,也負責理解與解釋多媒體內容。
-
多代理人架構:Macrohard將生成數百個AI代理人,各自專精於程式設計、影片生成、圖像理解等功能。
-
虛擬人機模擬:AI將模擬人類使用者與軟體互動的過程,在虛擬機器中持續迭代與優化。
-
自動程式審核與再進化:AI不僅撰寫程式,也會「審查」並不斷改良彼此的輸出,形成閉環式進化流程。
這樣的架構目標在於最小化人力干預,讓AI從0到1構建出可運行、可調整、甚至具創意表現的複雜軟體應用,包括但不限於圖像處理工具、影片生成平台,甚至電腦遊戲。
微軟Copilot的潛在對手?AI驅動軟體開發的下一階段
目前微軟透過與OpenAI的合作,已推出GitHub Copilot與Microsoft 365 Copilot等AI開發工具,成為AI賦能開發的領導者。然而,巨硬所描繪的願景則走得更遠。它不僅是協助人類工程師寫程式的工具,而是將「AI當成工程團隊」,由AI設計、執行、測試與部署應用程式。
這樣的系統若得以實現,將代表:
-
軟體開發進入「AI自主創作」階段;
-
編程語言將退位為AI代理人的溝通語言;
-
軟體開發者的角色將從「寫程式」轉為「設計AI開發流程」。
玩笑?還是宣戰?
「巨硬」雖然聽起來像是故意惡搞的名字,但從X平台貼文預熱,到正式註冊商標,再到技術架構逐步揭露,馬斯克再次證明他的「玩笑」往往代表認真的野心(畢竟他還有一間挖隧道的公司叫「Boring」)。特斯拉在創立初期時也曾被各大車廠譏為不切實際,但如今已是全球市值最高車廠;SpaceX發射火箭之初也屢遭嘲笑,如今已是NASA主要合作夥伴。如果說馬斯克過去改寫了汽車與太空產業的未來,那麼這一次,他或許準備透過「巨硬」重塑軟體與AI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