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近期宣布將在美國追加 1000 億美元投資,雖然沒有明說細節,但外媒爆料這波行動可能間接替 iPhone 18 帶來相當驚人的相機升級,謠傳將引進三星 2 億像素感光元件。這項合作傳聞早在 2024 年就有跡可循,如今韓媒更指出,三星將在德州奧斯汀工廠量產 iPhone 用的 CMOS 感光元件,最快 2026 年 3 月開跑。若成真,這將是 Apple 首次讓 Sony 之外的廠商供應 iPhone 主鏡頭感光元件,也意味著未來 iPhone 影像規格可能迎來一場「像素暴衝」。
iPhone 18 可能迎來重大相機升級,2 億像素有望成新標配
Apple 在本月初拋出震撼彈,宣布將投入高達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2 兆)的新一波美國製造投資計畫,其中包含與三星合作開發「全球首創」晶片製造技術,並將率先在美國落地生產,優化 iPhone 等產品的效能與功耗表現。
雖然 Apple 並未明確指出合作項目中有哪些零組件,但韓國媒體《DealSite》引述內部消息指出,這次三星在德州奧斯汀廠的生產線,很可能不只是做晶片,而是專為 iPhone 供應 CMOS 影像感測器(CIS)。這項零件一直由 Sony 獨家供應,如今 Apple 有意擴大供應來源,正好讓三星有機會切入。
▲圖片來源:Jonathan Ernst/REUTERS
三星與 Apple 的談判早有跡象
根據外媒的消息來源透露,早在 2024 年, Apple 與三星就開始洽談供應合作,今年終於敲定,並計劃在 2026 年 3 月啟動量產。若一切順利,這批三星 CIS 將應用在 iPhone 18 系列,也就是 2026 年下半年發表的新機。
為何這麼受到矚目?原因就在於三星自家旗艦手機早已導入 2 億像素主鏡頭(ISOCELL 系列),相比目前 iPhone 仍停留在 4800 萬像素,解析度提升幅度可謂「一次跨三階」。
▲圖片來源:Samsung ISOCELL
Sony 的壓力與競爭
長年以來,Sony 幾乎壟斷了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相機感光元件市場,尤其在低光源拍攝表現上評價極高。但韓媒指出,Sony 目前的 2 億像素 CIS 還在研發階段,短期內難以商用。這讓 Apple 在面對「超高像素」潮流時,不得不尋求更快的方案,而三星正好在這方面有量產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雖然技術成熟,但在低光源拍攝的成像演算法與感光能力上,過去被認為還不及 Sony,因此即使 2021 年就推出 2 億像素 CIS,仍未能打進 iPhone 供應鏈。再加上 Sony 曾透過業界關係削弱 Apple 引進三星的意願,讓三星長期被擋在門外。
Apple 為何此時改變策略?
有分析認為,這與市場趨勢有關。近年智慧型手機不僅螢幕解析度與尺寸持續提升,對相片細節的需求也更高,加上社群、剪輯與大尺寸輸出的應用普及,高解析度影像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Apple 過去的策略偏向透過感光面積、演算法與影像處理器來提升畫質,而非單純堆疊像素數。但隨著競爭對手在規格上不斷拉開差距,市場行銷層面上「2 億像素」的標籤本身就具備相當吸引力,這讓 Apple 不得不正面迎戰。
對三星的意義
這筆訂單對三星來說,不僅有助於 CIS 業務止跌回升,也可能改善其陷入虧損的晶圓代工(Foundry)部門表現。根據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三星 CIS 出貨量去年僅排名第四,市占率被中國業者 GalaxyCore 與 OmniVision 追近甚至超越,部分客戶更因價格與品質考量轉向中國品牌。若能成為 iPhone 供應鏈的一部分,三星不僅能穩定產線稼動率,還能在技術與品牌形象上重新搶回話語權。
消費者能期待什麼?
如果 iPhone 18 真如傳聞採用三星 2 億像素 CIS,消費者可能會在以下幾方面感受到差異:
- 更高解析度的照片:在放大裁切或輸出成大尺寸相片時細節保留更多。
- 更靈活的多倍變焦:高像素可讓數位變焦畫質接近光學效果。
- 更大尺寸螢幕上的顯示優勢:搭配未來可能更高解析度的顯示螢幕,照片細節將更清晰。
不過,專業攝影師與愛好者也會提醒,像素數只是其中一環,感光元件大小、鏡頭素質、影像處理演算法才是成像品質的關鍵。若 Apple 不能在低光源表現、動態範圍等方面與高像素同步優化,2 億像素的加持可能更多是「規格亮點」而非全面性畫質革命。
▲圖片來源:kanedacane tweets
對於今年 9 月登場的 iPhone 17 系列,這項變化來得太晚。iPhone 17 與 17 Pro 預計仍維持 4800 萬像素主鏡頭,而望遠鏡頭傳聞今年將升級 4800 萬像素。至於真正的「像素飛躍」很可能要等到 iPhone 18 系列才會發生。對喜歡追求拍照極限的用戶來說,或許 2026 年才是值得掏錢換機的一年。
結語
iPhone 18 若真導入三星 2 億畫素感光元件,對 Apple 來說不只是一次硬體升級,更代表供應鏈策略的重大轉向,也可能打破 Sony 長年在 iPhone 相機領域的壟斷地位。對消費者而言,這將帶來更高解析度、更靈活的拍攝可能性,甚至在行銷層面也能與安卓旗艦正面交鋒。
當然,高畫素只是開端, Apple 最終能否交出令用戶驚豔的成像表現,還得看軟硬體的整合功力。接下來兩年,影像規格的「軍備競賽」勢必會更激烈,而 iPhone 18 或許正是這場戰爭的全新起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