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選購耳機還是 Sound Bar 時,你可能看到過產品標榜可支援「虛擬環繞音效」之類的功能。從字面上看來,好像只需要使用一組立體聲耳機,或者最多使用前面提到的聆聽裝置就能獲得環繞音效。但是,虛擬環繞音效能替代傳統以數個揚聲器組成的環繞音效嗎?答案並不只是簡單的否定。
什麼是虛擬環繞音效?它能替代傳統環繞音效嗎?
從字面上看,虛擬環繞音效聽起來像是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只需要一對立體聲喇叭或是一個條狀音箱,透過軟體施的魔法,就可以帶來完整的 5.1 甚至 7.1 環繞音效系統的感覺。聽起來很棒,畢竟大型環繞音效系統既複雜又昂貴,佔用大量空間。相比之下,虛擬環繞音效聽起來是不是簡單多了?那為何還是有人會在環繞音效系統上花這麼多錢與時間?
虛擬環繞音效的實際運作方式
虛擬環繞音效依賴於心理聲學,本質上就是欺騙你的大腦聽到沒有揚聲器之處的聲音。透過調整時間、相位和均衡,音訊工程師可以讓你的耳朵認為有東西從你的身後或上方而來。你只有兩個耳朵,人體在「硬體層面」上沒有環繞音效的聽覺,因此你的耳朵和大腦必須進行一些巧妙的處理,才能利用兩只耳朵聽到微小差異來推斷音訊來源的位置。了解人類大腦如何僅使用兩只耳朵處理空間音訊定位後,音訊工程師便開始利用它,虛擬環繞音效試圖模擬聲音確實來自多個方向時如何在你的頭部反彈。
為什麼虛擬環繞音效無法與真正的環繞音效媲美
根本原因很簡單:沒有足夠的揚聲器。虛擬環繞音效只靠 2 個揚聲器完成 5 個、7 個甚至更多揚聲器的工作,這意味沒有真正的發散通道和大量缺失的空間細節。眾所周知,後方的聲音很難模擬,你的耳朵更擅長捕捉從前方傳來的聲音,而虛擬處理很難妥善地複製後方的聲音。頭頂的聲音(如頭頂上面飛過的直升機),若沒有上方的揚聲器就更難模擬,虛擬環繞音效只能讓它聽起來像在人的旁邊或側後方。
接著是房間的聲學問題,有了合適的環繞音效系統,你就會影很大的空間來調整和定位揚聲器,好讓聲音與空間更相配。雖然更高階的虛擬環繞音效還有一點迴旋的餘地,但選擇性很受限。
虛擬環繞音效最適合的運用
實際上,虛擬環繞音效還是很不錯的,問題不在技術本身而是命名上。虛擬環繞音效雖然與真正的環繞音效不同,但它會顯著提高媒體的沉浸感,但是你必須坐在確切的最佳位置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對於團體觀看來說不太友好。耳機可能是虛擬環繞音效的最佳運用,因為聲音會直接進入你的耳朵而不受空間聲學效果的影響。
虛擬環繞音效並不是個騙局,但該技術的行銷名稱非常有誤導性。實際上,虛擬環繞音效的技術很棒,可以提升有限硬體下的視聽體驗,但不要認為它能取代真正的環繞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