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研發不順加上人才持續遭到挖角,原本堅持自研 AI(Apple Intelligence )的蘋果公司,也不得不考慮尋求外援。根據《彭博社》的報導,蘋果已開始與 Google 展開初步磋商,有意在下一代 Siri 中導入由 Google 開發的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
內部開發受阻,蘋果考慮引進外部AI技術
長期以來,蘋果以封閉且高度控制的產品生態系聞名,尤其在關鍵技術的選擇上極度謹慎。然而,面對生成式AI的爆炸性發展,蘋果卻顯得步履蹣跚。儘管公司在去年的 WWDC 2024 中正式揭曉了名為「Apple Intelligence」的 AI 計劃,並宣稱將在iOS 18中內建多項智慧功能,但原訂要加入的各項 AI 功能與發佈會上吹噓的新版 Siri 卻遲遲未能推出,甚至還因此被提起集體訴訟。
根據報導,蘋果內部正同時開發兩個版本的新Siri:一個代號「Linwood」,採用蘋果自研的AI模型;另一個則名為「Glenwood」,基於第三方技術開發。雖然最終決策尚未定案,但Glenwood很可能與Google的Gemini模型有關聯,甚至可能由後者提供動力來源。
Siri更新延宕,Apple Intelligence布局受挫
蘋果在AI領域的布局始終處於微妙的狀態。與 Google、OpenAI、Anthropic 等科技巨頭相比,蘋果在生成式AI模型的開發上起步較晚,技術成果也相對保守。2024年3月,蘋果罕見地承認Siri的重大升級版本將延後至2026年推出,這使得原本欲以AI賦能操作的願景無法如期實現。這項延遲對蘋果內部造成不小震盪。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Siri更新無法如期上線,公司高層不得不重整AI部門,調整人員配置與項目分工,甚至重新審視是否應繼續堅持完全內部開發策略。
Gemini模型的吸引力與蘋果的選擇困境
Google的Gemini模型正迅速發展,其最新版本已經成功在 Pixel 10 手機上提供類似 Siri 2.0 所承諾的功能,從跨應用指令、個人資料理解,到語境感知與自然語言生成,Gemini展現出極高的靈活度與智慧。這讓蘋果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應該借助外部力量,其實在幾個月前我們就已經做過相關報導。
根據《彭博社》的說法,Google已經在為蘋果訓練一個可在其自家伺服器運行的Gemini版本。此舉能讓蘋果保有一貫的數據隱私主張,透過自家設計的「Private Cloud Compute」架構,讓第三方AI模型在保護用戶資料的前提下執行運算。此外,Gemini 也被認為是蘋果考慮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中作為 ChatGPT 替代選項的候選者之一。雖然該選項尚未正式推出,但這樣的構想暗示蘋果對於多模型共存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
對比三星Galaxy AI:混合模型策略成趨勢
如果蘋果最終選擇與Google合作,這將使其AI架構更趨近於三星的策略。三星的 Galaxy AI 便是透過結合自家AI模型與Gemini,打造出靈活且多元的智慧服務。這種「混合模型」策略不僅加快開發進度,也能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選擇最合適的AI模型運行。
對蘋果而言,這不失為一種折衷方案。一方面可維持自研技術的自主性與品牌價值,另一方面也可透過與成熟第三方模型的結合,迅速補足技術落差,避免錯失AI浪潮的黃金時機。
私有雲端運算:維持資料隱私的關鍵支撐
對蘋果來說,最難妥協的始終是用戶資料隱私。無論採用何種AI模型,其核心原則都是「在裝置端處理」或「私有雲端處理」。此次若與Google合作,Gemini勢必需經過重構,以適應蘋果的私有雲運算架構(Private Cloud Compute),確保用戶資料永不離開蘋果控制的範圍。
這一技術上的要求,也可能是雙方合作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儘管Gemini具備高度可擴展性,但如何讓其完全符合蘋果的隱私與安全標準,仍需大量技術磨合與協議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