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 iPhone 終於有最新爆料!根據 Bloomberg 記者 Mark Gurman 的報導,蘋果正在測試首款「iPhone Fold」,預計 2026 年亮相。除了全新摺疊螢幕技術大幅減少摺痕,還將搭載自研的 C2 通訊晶片、回歸 Touch ID 指紋辨識,甚至直接取消實體 SIM 卡槽,全力推進 eSIM 化。外型方面,目前測試中的版本有黑白兩色,設計上依舊維持蘋果的簡約風格。對於一直期待蘋果進軍摺疊手機市場的果粉來說,這次的傳聞無疑點燃了新一波討論。
果粉期待已久!首款摺疊 iPhone 傳將採用新螢幕技術減少摺痕,搭載自研 C2 晶片加持、Touch ID 回歸、無 SIM 卡槽設計
一直以來,摺疊螢幕智慧型手機幾乎是三星、華為、小米等品牌的天下,蘋果始終沒有動作。不過,根據彭博社「Power On」專欄最新消息,蘋果首款摺疊 iPhone 終於有更具體的進展,預計最快 2026 年推出。這款傳聞中的 iPhone Fold(暫稱),不僅將挑戰現有摺疊機市場,更帶來幾項與現有 iPhone 截然不同的改變。
摺疊螢幕最大的痛點就是「摺痕」,不論是 Galaxy Z Fold 還是其他競品,螢幕中央的摺線都難以避免。蘋果顯然花了不少心力研究解法。
根據爆料,蘋果原本考慮使用 on-cell 觸控技術,這種技術將觸控感測器放在螢幕表層玻璃下方,好處是觸控靈敏度佳,製造相對容易。但缺點是容易產生「空隙」,進而讓摺痕更明顯。
為了降低摺痕,蘋果後來決定改採 in-cell 技術,把觸控感測層放進螢幕結構更深的地方。這樣一來,不但能減少摺痕的視覺影響,也讓摺疊螢幕更貼近目前一般 iPhone 所使用的面板技術。換句話說,蘋果不只是想做摺疊手機,而是要做「最像 iPhone 的摺疊手機」。
除了螢幕,另一個重大突破是 通訊晶片。過去 iPhone 一直依賴高通的基頻晶片,但蘋果近年積極投入自研計畫。從 C1 晶片開始,蘋果就想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通訊平台,而下一步就是 C2 晶片。
根據爆料,C2 晶片的表現已經大幅接近 Qualcomm 的水準,將率先搭載在 iPhone Fold,並同步出現在 iPhone 18 Pro 系列。蘋果硬體技術資深副總裁 Johny Srouji 之前也曾表示,這項計畫會「世代進化」,逐步讓蘋果裝置的連線體驗更加差異化。對蘋果來說,這不只是降低對高通的依賴,更是長期掌握生態系的關鍵。
另一個有趣的爆料是,iPhone Fold 將 不支援 Face ID,改回 Touch ID。雖然蘋果在 iPhone X 之後全面推動 Face ID,但摺疊手機的結構較特殊,螢幕比例與感測器排布都有挑戰,或許是這個原因讓蘋果選擇回歸更穩定的指紋辨識方案。
具體來說,Touch ID 很可能會整合在電源鍵或螢幕下方,帶來不同於傳統 iPhone 的解鎖體驗。對不少懷念指紋辨識的用戶來說,這消息或許是個驚喜。
▲圖片來源:Apple
近年蘋果已在部分地區的 iPhone 採用全 eSIM 設計,例如美國版的 iPhone 14 之後就取消了實體 SIM 卡槽。這次爆料指出,iPhone Fold 也將跟進這個設計,完全取消 SIM 卡槽。
對台灣用戶來說,雖然三大電信(中華、遠傳、台哥大)都已經支援 eSIM,但若未來真的要全面取消實體卡,勢必還會引起不少爭議。不過從長遠來看,這確實符合蘋果「去孔化」與簡約設計的發展方向。
▲圖片來源:AppleInsider
目前的原型機據說有黑色與白色兩種版本,整體設計仍維持蘋果一貫的極簡風格。雖然細節尚未曝光,但可以預期,蘋果絕對會在用料、鉸鏈設計以及機身耐用度上嚴格把關,確保摺疊 iPhone 不只是「會摺」,而是「夠蘋果」。
若 iPhone Fold 順利在 2026 年推出,它將成為蘋果在手機產品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除了挑戰三星、華為在摺疊市場的地位,更可能重新定義「摺疊手機」的標準。
從技術面來看,蘋果在螢幕、晶片與設計上的調整,顯示出它並不是急著搶市場,而是希望推出一款真正成熟、能夠長期支撐使用的摺疊手機。對於果粉來說,這或許是值得等待的理由。
結語
整體來說,iPhone Fold 的爆料一次帶出四大亮點:新螢幕技術減少摺痕、自研 C2 晶片、Touch ID 回歸、無 SIM 卡槽設計。雖然目前一切還在傳聞階段,但若真在 2026 年登場,毫無疑問將掀起市場話題。對習慣了直板 iPhone 的用戶來說,這將是蘋果史上最顛覆性的手機之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