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9/13)高鐵又發生民眾使用行動電源在背包內充電發生起火燃燒,因造成4人受傷,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嫌偵辦,高鐵則回應將依相關法律請求賠償。
為何近期行動電源頻傳意外呢? 該如何選購安全的行動電源呢? 以下作一說明:
圖片來源: 華視新聞
高鐵內發生行動電源起火燃燒致傷,遭公共危險罪偵辦。
9月13日晚間9時許,高鐵681次列車行經雲林路段時,第4車廂一名孫姓女子把行動電源放在背包內充電,包包就放在座位前的地板,卻突然起火燃燒,包含孫姓女子在內、共有4人受傷。鐵路警察局表示現場另有3名旅客受傷,全案將依《刑法》第175條第3項公共危險罪偵辦。
近期行動電源在大眾運輸系統發生意外故事頻傳,這次因造成其他旅客受傷,被警方依公共危險罪偵辦 。高鐵表示,凡是攜帶具潛在安全疑慮的物品,務必置於視線可及處,若遇異常能立刻處理;必須時可通知高鐵人員協助。如果因保管或使用行動電源不當造成火警,旅客仍須負擔相應的賠償與法律責任;台鐵表示,若是旅客使用或保管行動電源不慎、造成火災,須負相關賠償與法律責任。
林智群律師在其臉書發文提出質疑,認為若乘客是正常使用產品,責任應歸咎於製造商,而非無辜的使用者。若她只是正常使用,警方雖可依法移送,但檢察官最終應該會做出不起訴處分。
不過,過去已有法院判例,有女子將手機行動電源放在租屋處的床頭櫃上充電引發火警,燒毀套房內的裝潢與家具,因此遭房東提告,台中地方法院認為女子使用行動電源不甚引發火災,依刑法第173條第2項公共危險罪,判處拘役三十天。版主提醒,爆炸燃燒後的行動電源難以辨認,若購買的行動電源是未經BSMI認證合格的行動電源,加上是否正常使用難以判定,加上有他人受傷,不見得可以獲得不起訴處分而安然下車。
以下是行動電源安全選購指南的摘要影片與詳細說明:
1.為何行動電源頻傳意外?
中國大陸是鋰電池生產大國,台灣市售的行動電源大都是中國製。根據工商時報導: 「行動電源最核心技術與成本在電源管理晶片與鋰電池蕊,品牌廠商找專業電池廠家訂購一個10000mAh的優質電芯,成本大約40-70元人民幣,若加上研發、營銷、認證成本,100元人民幣以內的基礎款移動電源幾乎「沒的賺」。不過,電商平台「30元包郵20000mAh大容量」的廣告鋪天蓋地。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網售充電寶(行動電源)的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率分別為19.8%、25.0%、35.4%、44.4%,逐年大漲。2024年年初國家市監總局抽查的88批次行動電源裡,過充電保護等安全項目不合格率達37.5%。由此可見近年來中國經濟不佳,廠商內捲嚴重,行動電源產業劣幣逐良幣,行動電源出現安全問題並不意外。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尤其,近期發生意外並大規模進行回收的廠商都是知名品牌廠商,究其原因是製造商鋌而走險違規替換了電池陰極與陽極間隔膜的原材料所致,讓即使購買知名品牌的消費者也無所適從。
2.如何挑選安全的行動電源:
A.挑選有BSMI、NCC認證的產品:
根據台灣法規,行動電源必須有BSMI認證,若具備無線充電功能必須有NCC認證才能合格銷售。報載台灣有不肖業者透過夜市、直播帶貨、娃娃機等管道銷售來路不明的行動電源,這些廉價產品大都未經認證,安全風險極高。是故,消費者購買具備BSMI、NCC認證的產品除了多一分保障,萬一出問題,也可向檢察官表明有善盡購買時的應注意事項。
B.購買挑選有投保產品責任險的行動電源:
行動電源廠商良莠不齊,即使知名品牌若遇到大規模回收事件,也不見得撐得住。目前坊間已有行動電廠商標榜有投保產品責任險,當行動電源發生短路、意外造成損傷或傷害時,保險公司會依據保額負擔賠償責任,等於多一分保險。
C.避免使用自國外購買行動電源:
近期有民眾自日本量販賣場購買知名品牌行動電源但卻發生爆炸起火意外。由於產品購自國外,恐找無人負責。幸好,該行動電源為台灣有販售的知名品牌且該型號台灣也在回收品項中,具報導該品牌台灣公司有找消費者處理後續善用事宜。
圖片來源: TVBS
D.可以選購電池蕊安全性較高的(準)固態電池行動電源:
隨著電動汽車全力開發全固態電池,目前市售的行動電源已有標榜具安全防爆及使用壽命長四倍的準固態電池(Quasi-Solid-State Battery) 行動電源電池。若是屬於行動電源重度使用者,建議可以考慮近期將在台上市登場的準固態電池的行動電源,提升使用行動電源的安全性!
圖片來源: 經濟日報
E.遵守行動電源使用安全規範:
坊間多數行動電源仍是採用傳統液態鋰電池,若不當使用仍存在起火意外風險。使用行動電源充電請注意3不3要安全規範。若行動電源使用已超過3年以上,不管電池有沒有膨脹或故障,建議最好換新並將舊的行動電源進行環保回收。
圖片來源:翻攝自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