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一台 1976 年的老電腦,如今在拍賣會上一舉拍出超過 1430 萬台幣嗎?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的故事。近日一台完整且仍能運作的 Apple-1,不僅保留了原始主機板、鍵盤與配件,還搭配罕見的 Byte Shop 木製機殼,在美國拍賣會上以 47.5 萬美元(約新台幣 1430 萬元)高價成交,成為全場最受矚目的焦點。這不只是科技迷的夢幻收藏,更是一段與蘋果創業歷史緊緊相連的傳奇。
老蘋果電腦超值翻倍!Apple-1 原木機殼拍出 47.5 萬美元天價
Apple-1 是蘋果公司於 1976 年由 Steve Jobs 與 Steve Wozniak 親手打造的第一款電腦。當時僅生產約 200 台,如今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數量非常有限。這些機器早已不再只是電子產品,而是「矽谷創業傳奇」的象徵,兼具科技歷史與收藏價值。
這次拍賣的 Apple-1 之所以特別受到關注,關鍵在於它擁有原始 Byte Shop 木製機殼。Byte Shop 是當年第一間願意上架 Apple-1 的電腦商店,而木製外殼更是早期客製化選項,非常罕見。能與原主機板、鍵盤和其他配件完整保存至今,更顯得珍貴。
這場由 RR Auction 舉辦的「Remarkable Rarities」拍賣 Apple-1 以 47.5 萬美元成交,幾乎是全場第二高價拍品的兩倍。
整台機器由 Apple-1 專家 Corey Cohen 修復,他給出 8.0/10 的保存狀態評級,並確認仍可正常運作。能運作的 Apple-1 本來就稀少,加上完整配件與木製外殼,難怪能吸引收藏家出高價搶標。
更有趣的是,這台 Apple-1 的來源也帶有故事性。它來自 June Blodgett Moore 的遺產拍賣,她是史丹佛大學法學院第一位女性畢業生。這樣的歷史背景,讓這台機器不僅是硬體設備,更是象徵著女性突破時代限制的印記。
在這場拍賣會上,還有一件蘋果迷會感興趣的藏品—Steve Jobs 簽名支票。這張開立於 1976 年 6 月 25 日的支票,金額是 10 美元,收款人直接填寫「Cash」。雖然數字不大,但因為簽名與時代背景,最後以 46,250 美元(約新台幣 139.6 萬元)成交。這些看似日常的物件,如今都因蘋果的影響力而化身為歷史收藏,對忠實粉絲而言幾乎是無價。
為什麼值這麼多錢?
很多人或許會疑惑,一台效能早已過時、功能有限的舊電腦,為什麼能賣到能買房的價格?答案在於三個層面:
- 稀有度:Apple-1 當年僅 200 台左右,如今存世數量有限。這次拍賣的據稱這是僅存的 9 台原始木質外殼的 Apple-1 之一。
- 完整度:本次拍賣機種配件完整,保存狀態良好。
- 歷史意義:它不僅是蘋果的第一步,也是個人電腦革命的起點。
以現在一部最新 iPhone 容量較大的版本售價 5 萬台幣來算,Apple-1 的拍賣價值等於 300 多支 iPhone。這種價差,凸顯出「科技歷史文物」和「消費電子產品」的本質差異。
結語
Apple-1 的拍賣紀錄一次又一次刷新,不只是因為它是「老電腦」,而是它象徵著 Steve Jobs 與 Steve Wozniak 白手起家的起點。從車庫創業到如今的科技巨頭,蘋果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段傳奇。
這次 47.5 萬美元的成交價,再次證明 Apple-1 在收藏市場上的地位。對科技迷來說,這是一份夢幻逸品;對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張未來可能持續增值的門票。而對大眾而言,這則新聞提醒我們:有些東西的價值,並不是性能或規格能衡量,而是背後承載的歷史與故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