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官方宣布,即將發表的小米平板 8 系列,最新亮點是支援 macOS 生態,可當作 Mac 的無線副螢幕。過去 Mac 用戶若想延伸畫面、且要追求較佳的品質,多半選擇搭配 iPad Air 或 iPad Pro,但這些機型價格不低,若僅作為「螢幕」使用,對荷包是不小的壓力。
小米平板 8 系列的加入,將提供更親民的選項。除了跨平台亮點外,平板本身也具備強悍效能與旗艦螢幕配置:Snapdragon 8 Elite 晶片跑分 300 萬、11.2 吋 3.2K 螢幕護眼認證、以及螢幕分割快切與 PC 級應用,不論是娛樂、學習還是工作,都能找到合適的使用場景。
▲圖片來源:小米
macOS 生態新夥伴?小米平板 8 系列官宣可作為 Mac 副螢幕使用
過去 Android 平板一直受限於系統,對於一些 Mac 使用者來說缺乏吸引力。然而這次將發表的 Xiaomi Pad 8 系列(小米平板 8 系列)最受矚目的賣點,就是官方宣布支援 macOS 生態,能直接當作 Mac 的無線副螢幕。使用方式簡單,不需要額外線材,就能把電腦畫面延伸或鏡像到平板上。
對於需要多工處理的族群來說,這等於「一秒多一台螢幕」:學生可以把課程畫面放在 Mac,平板上開筆記;設計師則能把工具欄移到副螢幕,主螢幕專心處理圖檔;上班族也能把報表與通訊軟體分開顯示,效率更好。
▲圖片來源:小米
過去 Mac 用戶若想要副螢幕,多半依賴蘋果自家的 iPad Sidecar 功能。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想要較好的螢幕畫質與色彩表現,通常得選擇至少 iPad Air,甚至 iPad Pro,而這些機型的價格相當高,若單純拿來當「螢幕」,對荷包來說很不划算。
Xiaomi Pad 8 系列的加入,顯然是給了消費者一個更友善、更划算的替代方案。尤其對同時擁有 Mac 與 iPhone,但又不想花大錢的族群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超值選擇。
此外,小米還強化了跨平台功能,包含檔案與圖片一鍵互傳、訊息無縫流轉,讓 Android 與 macOS 的界線變得更模糊。這也代表小米開始積極搶攻「混用生態」市場,直接挑戰蘋果副螢幕的壟斷地位。
▲圖片來源:小米
硬體部分, Xiaomi Pad 8 Pro 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晶片,安兔兔跑分直逼 300 萬分,性能相比前代提升 69%。官方強調,即便長時間運行高負載遊戲,也能保持「全程滿幀」,避免常見的掉幀與過熱問題。對於喜歡用平板打遊戲的玩家來說,這等於提供了一台「掌上遊戲機」,無論是吃雞、賽車或 MOBA 類遊戲,都能流暢運行。
▲圖片來源:小米
另外, Xiaomi Pad 8 系列配備 11.2 吋旗艦顯示螢幕,支援 3.2K 解析度與 345 PPI 像素密度,亮度最高達 800 nits,即使在戶外陽光下仍能清晰可見。
小米同時也考慮到長時間使用的舒適性,加入全程 DC 調光、萊茵三重護眼認證與奈米柔光螢幕,有效降低螢幕閃爍與反光。對於長時間追劇、閱讀或辦公的人來說,這樣的護眼配置非常實用。
▲圖片來源:小米
軟體體驗上, Xiaomi Pad 8 系列搭載最新 Xiaomi HyperOS 3,帶來更多全新功能與體驗。
▲圖片來源:小米
同時, Xioami Pad 8 系列也提供了更多多工功能,例如螢幕分割快切、上下螢幕分割,讓使用者能同時開啟兩個應用並快速切換。
▲圖片來源:小米
更重要的是,它支援 PC 級瀏覽器,網頁顯示與互動幾乎與電腦一致,還能運行 WPS、CAJ、CAD 等專業應用。這代表它不只是娛樂裝置,也有潛力成為日常辦公甚至專業工作場景的「輕筆電替代品」。
▲圖片來源:小米
結語
綜合來看, Xiaomi Pad 8 系列的最吸引 Apple 用戶的一點,就是可作為 Mac 副螢幕這點。這讓它不只是一台 Android 平板,更是能跨足蘋果生態的「多功能工作夥伴」。
對比 iPad Air 或 iPad Pro 的高價策略, Xiaomi Pad 8 系列提供了一個 價格更友善的選項,同時還兼具效能強悍、螢幕護眼、支援多工與 PC 級應用等賣點。對於台灣消費者來說,如果你想要一台能同時滿足娛樂、學習、辦公,還能當 Mac 副螢幕的裝置,那麼幾天後即將在中國率先發表的 Xiaomi Pad 8 系列,或許會是比 iPad 更親民、更實用的選擇。當然,前提是 Xiaomi Pad 8 系列之後也能有機會在台灣等全球市場上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