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中科技/貿易戰的持續升溫,全球最大無人機製造商 DJI(大疆創新)旗下產品在美銷售時也因此受到了禁售或高額關稅的影響,其中 DJI 的 Osmo Pocket 3 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小型三軸攝影機。然而美國消費者如果想入手這款產品的話需支付高昂的「川普稅」(Trump tax)。因中美貿易關稅疊加,該產品的售價由 399 美元一路飆升至 799 美元。就在許多消費者望價興嘆之際,一款名為 Xtra Muse 的小型三軸相機悄然出現在亞馬遜上,售價僅為 499 美元。不過奇妙的是,它的外型、功能乃至操作介面,幾乎與 Osmo Pocket 3 一模一樣,引發各種遐想。
傻傻分不清?DJI、Xtra 產品高度相似
根據 The Verge 報導,根據軟體工程師暨 DJI 長期觀察者 Konrad Iturbe 指出,「Xtra Technology」表面上是一家註冊於美國德拉瓦州的獨立初創公司,但深入追查後,這家公司的產品線竟與 DJI 的產品高度重疊:包括 Osmo Pocket 3、Osmo Action 4、Osmo Action 5 Pro 等等,皆有「對應款」販售。
表面上,Xtra 聲稱它是「一家充滿活力的美國新創」,但調查顯示,其地址對應的是一家專門代辦公司註冊的商業服務處,而非實際辦公地點。更驚人的是,Xtra 的應用程式中,竟存在成千上萬處與 DJI 原始程式碼完全相同的片段。
驚人的高度相似,由裡到外幾乎都一樣
Iturbe 與資安顧問 Jon Sawyer 對 Xtra 產品進行了深入比對,發現驚人的一致性:
-
根據 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拆解報告,Xtra Muse 的電路板、晶片與 DJI Osmo Pocket 3 完全相同。
-
Xtra 的應用程式程式碼中,仍殘留 7,552 處 DJI LightCut 影片編輯軟體的引用,甚至包含 DJI Avinox 電動單車驅動系統的程式標籤。
-
應用程式內還可見連線至中國伺服器與 API 的痕跡,顯示後端架構仍與 DJI 生態系相連。
-
資安研究員 Kevin Finisterre 指出,Xtra 的應用程式同樣使用 Bangcle / SecNeo 加密工具,這是 DJI 以往常用的代碼混淆技術,用以防止逆向工程。
這些證據顯示,Xtra 可能並非簡單的「仿冒品」,而是 DJI 自身重新包裝後的「美國換殼版」。
實測對比,零差異體驗
科技記者 Sean Hollister(原文作者)親自購買 Xtra Muse 並與自己持有的 Osmo Pocket 3 進行對比實測,結果幾乎毫無差異:
-
操作行為一致:螢幕翻轉開關時的啟動時間、雲台旋轉角度與聲音都完全相同。
-
影像品質一致:拍攝畫面、追蹤模式、臉部辨識速度均無差異。
-
散熱特性一致:錄影數分鐘後的發熱區域與溫度分佈幾乎相同。
-
配件兼容性高:Xtra Muse 能完美辨識 DJI 的擴充電池握把、磁吸鏡頭配件與保護殼。
唯一的不同在於,Xtra Muse 目前無法連接 DJI Mic 2 與 Mic Mini 無線麥克風。然而,根據 Iturbe 對應用程式代碼的分析,未來版本很可能將支援這些麥克風及其他 DJI 系列產品,包括 Osmo 360、Osmo Nano 與手機雲台 Osmo Mobile。甚至,Xtra 已在商標資料庫中註冊了代號:「Xtra Atto」(對應 Osmo Nano)與「Xtra Sphra」(對應 Osmo 360)。
Xtra 對外宣稱自己是「註冊於美國的獨立初創企業」。但查看其登記資料發現,該地址是一家專門代辦公司註冊服務的商業辦公室,而非實際營運地點。此外,Xtra 的資料與伺服器明確指向中國,暗示該公司或仍受 DJI 控制。換言之,這或許是 DJI 為規避美國關稅與監管措施而設立的「換殼公司」。
不僅如此,Xtra 也並非是唯一以此手法在美「換殼上市」的可疑公司,Iturbe 長期追蹤多個類似案例已在 GitHub 上維護一份名單,列出被懷疑為 DJI 代理或替身的品牌,包括:SkyRover、Cogito、Anzu Robotics、Knowact、Skyhigh、Lyno、Talos、Wavego、Fikaxo、Spatial Hover、Jovistar 等。這些公司多數專注於工業或商用無人機,但近期開始擴展至消費性產品領域。原因很明顯:美國可能即將全面禁止 DJI 產品進口。
根據美國法規,若在 2025 年 12 月前「未有國安機構確認 DJI 產品不構成安全威脅」,則 DJI 未來所有具無線功能的產品都將無法獲得 FCC 認證。這意味著,不論是無人機還是相機,都無法合法銷售於美國市場。而就在這項規定生效前的數月內,Xtra 迅速成立(2025 年 3 月註冊),5 月與 7 月申請商標,7 月取得 FCC 認證,並於 9 月底正式在亞馬遜上架銷售。
DJI不否認、不承認
當 The Verge 記者向 DJI 詢問其與 Xtra 的關係時,DJI 並未否認,只以「不予評論」回應,至於 Xtra,本身則完全未回覆任何媒體的郵件。更值得注意的是,當 The Verge 詢問另一家新公司 Jovistar 是否與 DJI 有關時,DJI 同樣以「推測性問題」為由拒絕回應。Jovistar 預計將銷售一款極似 DJI Mini 5 Pro 的迷你無人機,而這款產品正是 DJI 因美國海關封鎖而未能以自有品牌進口的型號。小編個人認為,先不說以這種手法「換殼」銷售有沒有問題,如果不是 DJI 主導其實也有可能性,畢竟由中國採購3C裝置「換殼、換包裝」小改後就直接自稱是自己研發、在地生產的案例比比皆是(台灣也不少),不是什麼希罕的事件,但 DJI 這麼大品牌如果也接「OEM 代工」的話,也只能說他們腦筋動得很快,不過美國政府會不會動作那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