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台灣 Google 官方就曾在部落格中宣布,在台推出繁體中文版的 AI 模式,不過當時只有非常小的一群幸運用戶收到,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沒看到。不過就在今天稍早,似乎是全面開放了,我測試自己的 3 個 Google 帳號都已經開放 AI 模式,大家可以試試看。而下面就整理 4 種使用 Google AI 模式的方式、跟一般搜尋 / AI 摘要有什麼差異等常見問題。
什麼是 Google AI 模式?
Google AI 模式(AI Mode)是 Google 將生成式 AI 技術整合到傳統搜尋引擎中的功能,簡單來說就跟 ChatGPT 搜尋、Perplexity 一樣。
Google 開發這模式的目標,是為了改變使用者與資訊互動的方式,不再只是單純提供連結列表,而是直接告訴你完整答案,等到你有需要,再進到搜尋結果的連結中進行閱讀。
你可以使用文字、語音、圖片(拍照或上傳)來發問,AI 模式會理解各種形式的查詢,並進行處理。如果是複雜問題,AI 模式還會自動拆成多個子問題,然後同時針對每個子問題進行搜尋,最後再統整各項資訊,給你一個整體回覆,比起自己慢慢搜尋更簡單、更快速、也更全面。
更重要一點是,每一個 AI 模式的聊天內容都會保存起來,代表說未來你可以很快找到之前的內容,甚至再次針對該主題,向 AI 追問更多事情。
4 種使用 Google AI 模式的方式
Google AI 模式目前有 4 種使用方式:
- 直接進到 https://google.com/ai 網站,就能開始跟 Google AI 進行對談。
- 進到 Google 搜尋頁面,按旁邊的 AI 模式。
- 跟過往一樣,直接在 Google 搜尋中輸入你要找的內容、問題,接著在搜尋結果的頁面,就能看到切換到 AI 模式的按鈕。
- 手機打開 Google App,首頁就會看到啟用 AI 模式的按鈕。
Google AI 模式和搜尋結果的 AI 摘要有什麼差異?
Google 搜尋結果的頂部早就會顯示 AI 摘要,很多人可能好奇這兩者有什麼差異?以下是主要不同
- 搜尋結果的 AI 摘要不是每次都會顯示,而是搜尋系統自行判斷,有需要的話才會顯示 AI 摘要。而 Google AI 模式無論你問什麼,都會獲得 AI 回答。
- Google AI 模式可以針對同樣或延伸問題進行連續追問,並獲得 AI 彙整的回答,AI 摘要就無法做到這一點。
- AI 摘要以文字摘要為核心,AI 模式著重多模態理解(文字/語音/圖片)。
Google AI 模式和一般搜尋結果差在哪?
一般搜尋只會列出各網站的連結,代表說你需要自己手動進到網站內閱讀和整理。搜尋時主要使用關鍵字,有可能無法找到你要的內容。
AI 模式除了也會列出來源連結之外,答案也幫你整理好,幫助你省下更多查詢資料的時間。提問時可以使用自然語言,AI 能夠理解你的問題,進而找到你需要的資訊。
當然,由於是 AI 彙整,現階段還是有可能會出現幻想或給錯誤資訊(目前機率已經比以前低非常多),因此當你覺得答案有點奇怪時,一定要自行確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