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攝影功能早已成為旗艦手機差異化的重要戰場。小米在 Xaiomi 17 系列中已經建立起強大影像基礎,而最新傳聞指出,旗下最頂規的「Ultra」版本 Xiaomi 17 Ultra 將進一步超車,除了採用強悍的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處理器外,更有可能加入外掛鏡頭、支援衛星通話/北斗短報文、100W 閃充+50W 無線充電等豪華規格。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12 Ultra 概念機)
小米最強影像旗艦 Xiaomi 17 Ultra 曝光,傳將支援外掛鏡頭
在旗艦手機的舞台上,「影像能力」早就不只是多拍幾張好照片那麼簡單,而是從主鏡頭、長焦、變焦、低光、影像演算法、甚至外掛配件與衛星通訊等多維度交織。近日,有關小米的 Xiaomi 17 Ultra的一系列傳聞不斷在科技圈流傳,其中最誘人的焦點包括:超強影像模組、多焦段無損變焦、外掛鏡頭功能、支援衛星通話與北斗短報文、100W 閃充+50W 無線充電,以及頂規處理器搭配全系 UWB 等。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15 Ultra)
根據數碼閒聊站爆料, Xiaomi 17 Ultra 將會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處理器作為旗艦核心,傳聞內建 6800mAh 大電池,充電方面傳聞全系支援「100W 有線快充」+「50W 無線快充」。 對於一款定位為影像旗艦的手機來說,這樣的續航與充電方案可說是「不但要拍得好,還要用得久」的策略。在實務上,這也反映了小米在旗艦電力設計上的野心。
這次 Xiaomi 17 Ultra 最精彩的部分,當屬影像模組。根據網傳規格,後置主相機將採「50 MP+50 MP+200 MP」的三鏡或四鏡配置,其中 200 MP 為潛望鏡頭,可支援多焦段、無損變焦,並且主鏡、潛望鏡皆為「超大底」、「新一代 LOFIC 技術」,具備 256 倍增益、100dB+ 超高動態單曝光 HDR 等能力。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17 Pro Max)
Xiaomi 17 Ultra 預期將在鏡頭底大幅提升、變焦能力與影像演算法上進行更跳躍的升級。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17 Pro Max)
數碼閒聊站也暗示提到「外掛鏡頭」支援,這也相信是米粉們非常期待的攝影配件。早在多年前,小米官方就曾分享 Xiaomi 12 Ultra 搭配外掛徠卡鏡頭的概念機,今年初小米在 MWC 也公開預研磁吸安裝的「小米模塊光學系統」。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Modular Optical System)
相比 vivo 與 OPPO 接續推出外掛增距鏡頭配件給 vivo X200 Ultra、vivo X300 系列、OPPO Find X9 Pro ,接下來小米會如何「回應」也備受期待。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12 Ultra 概念機)
另一大重頭戲是連網能力。根據爆料,高配版本(型號 25128PNA1C)可能支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短報文+天通一號衛星語音通話;而標準版(型號 2512BPNDAC)則可能不支援衛通。華為的 HUAWEI Mate XT 早已支援衛星通話功能,現在小米若在 Xiaomi 17 Ultra 上加入類似功能,將對戶外、偏遠地區拍攝、甚至是救援或戶外探險應用帶來重大助力。
對使用者而言,衛星通訊代表「無訊號也能通話或發訊息」的保障,特別適合戶外創作者、攝影師、探險者。至於 UWB 定位則可提升智能家居、生物偵測、無線配件連接的精度。這些在手機裡加入,確實代表小米在「影像旗艦」之外,延伸至「專業創作/戶外裝備」定位的野心。
▲圖片來源:小米(圖片為 Xiaomi 17 Pro Max)
此外, Xiaomi 17 Ultra 傳聞中有「雙版本設計」,兩個版本鏡頭規格一致,但高配版將有更多「核心可玩硬體」如多光譜感測器、變焦閃光燈等。外觀方面,居中大圓形的巨型鏡頭模組、上半部潛望鏡構造、配色包含黑/白/紫/金。
官方方面,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先前已證實:Xiaomi 17 系列除了 Pro Max 之外,之後仍會有 Ultra 版本。已經有爆料指出, Xiaomi 17 Ultra 正在測試階段,預計於 12 月上市。 儘管如此,目前為止小米僅正式推出 17、17 Pro、17 Pro Max 三款,Ultra 則尚未官方發布, 所以傳聞中規格仍屬「未確認」。
結語
整體而言,若 Xiaomi 17 Ultra 真的如傳聞般配備了超大底主鏡+潛望鏡+外掛鏡頭支援、再搭配衛星通訊、強勁續航、快充技術,那麼這款機型將不僅是一款「拍照好手機」,更有可能成為「創作者/攝影師/户外玩家」裝備清單中的一環。對於你這樣長年從事科技媒體、熟悉手機/攝影/內容創作流程的編輯來說,這種機型的每一項硬體升級都意味著新的內容角度、新的技術測試、新的拍攝可能性。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