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用 iPhone 說出「嘿 Siri」,或許未來這句話會有全新的選擇!為了配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規,Apple 正在籌備一項重大調整,預計將開放讓使用者能選擇其他第三方語音助理,像是 Google 助理或 ChatGPT 來取代 Siri 成為預設語音功能。這不只是 iOS 系統的小改變,更可能動搖 Apple 長年堅守的生態圈核心,讓歐洲 iPhone 用戶迎來真正的語音助理自由選擇時代。
▲圖片來源:Apple Hub
Apple 計畫開放 iPhone 使用第三方語音助理,Siri 地位不保了?
對於使用 iPhone 的你來說,Siri 可能早就是你習慣的語音幫手了。不過,這樣的獨佔情況可能很快會在歐盟出現變化。根據 Bloomberg 報導, Apple 目前正著手調整 iOS 系統,計畫讓歐盟地區的用戶可以選擇使用第三方語音助理當作預設語音服務,像是 Google Assistant、ChatGPT,甚至其他 AI 助理都有可能加入戰局!
這項變化不是 Apple 突發奇想,而是為了配合歐盟的《數位市場法》(DMA)與《數位服務法》(DSA)等一連串法規,強調開放與反壟斷,目的就是要打破科技巨頭對自家生態圈的壟斷控制。從開放預設瀏覽器、App Store 第三方支付,到現在連 Siri 的主場優勢都面臨挑戰, Apple 在歐洲市場可說是壓力山大。
Siri 的地位不岌岌可危?
目前 iPhone 用戶其實已經可以透過 Siri 呼叫 ChatGPT,但這仍然得經過「請 Siri 幫我問 ChatGPT」的方式中轉。未來在歐盟,這種中介角色可能會被完全跳過。也就是說,如果你把 ChatGPT 或 Google 助理設為預設語音助理,直接說「嘿 ChatGPT」或「OK Google」,手機就會直接回應,不再經過 Siri。
▲圖片來源:Apple
這背後其實涉及 Apple 一直堅守的生態圈控制權。Siri 雖然不是最聰明的語音助理,但它深度整合了 Apple Music、日曆、提醒事項、HomeKit 家居控制等各種 Apple 自家服務。這樣的整合讓使用者黏著度高,也讓 Apple 得以在系統層面維持絕對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Apple
然而,歐盟的新法規明文規定,科技公司不得強制將自家產品設為預設,也不能阻止使用者切換或安裝替代選項。這也就意味著 Apple 不得不調整策略,讓用戶能自由選擇想用的語音助理。
誰可能會成為用戶「新歡」?
一旦 Apple 開放語音助理選項,最直接的挑戰者當然是 Google 助理。畢竟在 Android 陣營中,Google 助理已經發展多年,不論是語意理解、語音回覆速度還是與各種服務整合,都屬一時之選。
▲圖片來源:Google
而 ChatGPT 則靠著強大的生成式 AI 實力,在自然語言理解與創意回應方面展現不同於傳統語音助理的實力。
此外,也不排除像 DeepSeek、Anthropic Claude 或 Perplexity AI 這類新興 AI 語音助理的加入。未來只要它們有能力串接 iOS 的 API,或通過 Apple 的安全審查,就可能出現在 iPhone 的設定頁中,讓使用者自由挑選。
什麼時候會實現? Apple 真的會乖乖配合?
話雖如此, Apple 的步調向來保守。雖然外媒表示 Apple 「正在開發相關功能」,但並未具體說明推出時程,也沒有說明是從哪一代 iOS 開始支援。以 Apple 過去對待歐盟法規的態度來看,這類重大改變幾乎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實施。
舉例來說,歐盟今年強制開放 USB-C 接孔後, Apple 才不得不把 iPhone 15 系列改為 USB-C,甚至 App Store 的第三方支付、側載 App 功能也是到法規上路後才姍姍來遲。
因此這次語音助理開放的改變,極有可能也會拖到某個法規強制實施的最後期限,甚至不排除只限歐盟區域,不會推廣到全球。換句話說,在台灣或其他地區的 iPhone 用戶,短期內仍得繼續「嘿 Siri」到底。
結語
這項潛在變化對 Apple 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生態系挑戰。Siri 雖然整合完整,但近年來已逐漸被用戶抱怨「反應慢」、「不夠聰明」,甚至在 ChatGPT、Gemini 等 AI 技術飛速進化下顯得相對落後。
歐盟這次的改革,讓用戶有了語音助理自由選擇權,對提升語音互動體驗來說是一大福音。未來若實施順利,不排除有朝一日 Apple 也會將此功能推廣到更多地區。想像一下,用 ChatGPT 叫車、用 Google 助理安排行程,甚至用未來的 AI 助理幫你處理日常瑣事。或許,iPhone 的語音操控方式真的會迎來一次大改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