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6 系列新旗艦爆料再添一筆!根據最新傳聞,小米 16 Pro 將告別讓人又愛又恨的「四曲面螢幕」,改回平面設計,並搭載 6.85 吋 LTPO OLED 螢幕,支援 2K+ 高解析度與護眼技術。除了螢幕,前鏡頭也升級到 5000 萬畫素、支援 4K 60fps 錄影,而且具備自動對焦,自拍效果可望大幅超越前一代。更特別的是,今年除了標準款與 Ultra 之外,傳出還會有一台小尺寸的「小米 16 Pro mini」登場,配備旗艦晶片 Snapdragon 8 Elite 2 以及 6,300mAh 大電池,給小螢幕愛好者全新選擇。
▲圖片來源:小米
小米 16 Pro 系列傳聞將捨棄四曲面螢幕,首次採用平面螢幕設計
回顧 2024 年的小米 15 Pro,小米採用「四曲面螢幕」設計,讓手機看起來邊框更薄、握持手感也更貼合。不過,這種設計同時也帶來不少爭議,像是邊緣反光、誤觸率高,以及貼保護貼不容易等問題。最新爆料指出,小米 16 Pro 系列將回歸「平面螢幕」方案,對於喜歡直邊螢幕的用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根據微博爆料消息,小米會透過極窄邊框設計來「補償」平面螢幕少了的視覺延伸感,確保外觀仍能維持旗艦級的沉浸效果。據悉,這塊螢幕尺寸將提升至 6.8 吋,甚至可能接近 6.85 吋,比起小米 15 Pro 的 6.73 吋略大一些。
除了螢幕尺寸放大,小米 16 Pro 的新螢幕還將導入升級版的護眼技術,據說即便在高亮度狀態下,也能維持低藍光輸出與減少閃爍,讓長時間使用手機的用戶能夠減輕眼睛疲勞。這點對於常常追劇、打遊戲或長時間閱讀的人來說,都是相當實用的改善。
▲圖片來源:Majin Bu
根據先前的消息,小米 16 Pro 與 16 Ultra 將共用這塊 6.85 吋 LTPO OLED 螢幕,解析度達到「2K+」水準。LTPO 技術能讓螢幕更新率自由切換,兼顧流暢體驗與省電表現。這樣的配置,明顯是針對 Apple、三星等旗艦手機的挑戰,尤其在螢幕規格上直接拉滿。另外,先前也有爆料指出,今年小米將全面更新旗艦產品線的規則,而哪些機型會在國際市場上市也是值得關注的。
▲圖片來源:小米
效能部分,小米 16 Pro 預計搭載最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 2 處理器,小米也將是首發搭載的品牌之一。這顆晶片是高通下一代旗艦平台,主打更高效能與 AI 運算能力。對於追求遊戲表現、攝影運算與多工處理的用戶來說,將會是性能保證。
除了螢幕,小米 16 系列在相機方面也迎來重大升級。爆料指出,小米 16 與 16 Pro 的前鏡頭將換上 5000 萬畫素感光元件,搭配超廣角鏡頭與自動對焦功能,支援最高 4K 60fps 錄影。相比前一代 3200 萬畫素前鏡頭,這次的升級幅度相當驚人。
這意味著未來用小米 16 系列自拍,不僅能拍到更多人進畫面,還能在不同距離下保持清晰對焦,對 vlog 創作者或愛自拍族群來說相當誘人。
今年小米似乎要再玩一個新花樣,傳出 Xiaomi 16 Pro 系列將新增 6.8 吋左右版本,還會推出一款小尺寸的「小米 16 Pro mini」(名稱暫定),螢幕縮小到 6.3 吋,針對偏好單手操作的小螢幕愛好者。
雖然體積更小,但規格並未縮水,據說同樣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2 晶片,主鏡頭則為 5000 萬畫素、1/1.28 吋感光元件,拍攝實力依然強大。更令人驚訝的是,它將搭載 6,300mAh 大電池,比小米 15 Pro 的 6,100mAh 還要更大,續航力可望成為小螢幕手機中的一大亮點。
除了 Pro mini 外,傳聞中小米 16 標準版也會配備更大的電池容量,讓續航力成為整個系列的一大賣點。畢竟在當前智慧型手機市場,除了性能與相機之外,「能撐多久」早已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關鍵。
也有謠言指出 Xiaomi 16 Ultra 或許會更名為 Xiaomi 16 Pro Max ,以因應更豐富多樣的產品線規劃。有趣的是,部分爆料甚至直接提到小米 16 Pro 的相機表現將「超越 iPhone」。雖然這樣的說法還需要實機驗證,但從小米近幾年的走向來看,確實持續在影像系統上下重本。若真能挑戰 iPhone 在拍攝領域的霸主地位,勢必會掀起一波激烈競爭。
結語
綜合目前的爆料,在 Googe Pixel 10 系列已經發表,而 iPhone 17 系列也將在 9 登場,小米 16 系列無疑是今年下半年最受矚目的旗艦之一。不僅螢幕設計大幅調整,回歸平面方案,還有自動對焦的 5000 萬畫素前鏡頭,甚至傳出會增加小螢幕版本 Pro mini。這些變化顯示出小米正嘗試滿足更多元化的用戶需求,無論你是喜歡大螢幕的影音重度玩家,還是偏好小巧機身的小螢幕族,都可能在小米 16 系列找到適合的選擇。
延伸閱讀:
果粉期待已久!首款摺疊 iPhone 傳將採用新螢幕技術減少摺痕,搭載自研 C2 晶片加持、Touch ID 回歸、無 SIM 卡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