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在 iPhone 17 Pro 上暗藏小改動,沒想到竟帶來意外驚喜!外媒實測發現,純 eSIM 版本的 iPhone 17 Pro 比有實體卡槽的版本多撐近一小時,在網頁瀏覽與遊戲測試中表現特別突出。蘋果利用取消卡槽後釋出的空間,塞入更大的 4252mAh 電池,讓續航實力悄悄升級。這項變化不只是硬體優化,更預示著蘋果邁向「全面 eSIM 時代」的重要一步。想知道這 49 分鐘的差距是怎麼來的?一起來看詳細實測結果!

▲圖片來源:Apple
續航多近一小時!iPhone 17 Pro 純 eSIM 版電池續航更持久、日本購買更便宜,但真的划算嗎?國外購買要注意這點!
今年的 iPhone 17 系列上,除了外觀設計與全新「宇宙橙色」色吸引話題外,還在細節上做了不小的改變,那就是部分地區販售的 iPhone 17 Pro 與 Pro Max 採用了純 eSIM 設計,完全取消實體卡槽。而這項改動,除了象徵蘋果正逐步邁向「全數位化連線時代」,更意外帶來了一項實際好處:電池續航力變得更強。
▲圖片來源:Apple
今年 iPhone 17 Pro 系列在規格上出現了少見的區分。外媒指出,蘋果針對部分市場推出兩種不同內構版本:
- eSIM 版本(無實體卡槽)
- 電池容量:4,252mAh
- 銷售地區:美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等
- Nano SIM 版本(保留卡槽)
- 電池容量:3,998mAh
- 銷售地區:包含台灣、中國、香港、歐洲等
蘋果在 9 月發表會上曾提到,他們利用取消實體 SIM 卡槽後釋出的機身空間,成功「塞進」更大的電池,讓 eSIM 機型在續航上理論上可多播放影片兩小時。不過實際表現是否真能達到官方標準,這次的實測就揭開了答案。
外媒實測數據出爐:eSIM 版續航多出 49 分鐘
根據外媒的最新實測,搭載純 eSIM 的 iPhone 17 Pro,不僅在規格上電池容量提升約 6%,實際使用中更比有實體卡槽的版本多撐出 49 分鐘,尤其在網頁瀏覽與遊戲測試的表現上差距最明顯。究竟這項變化是蘋果的「設計巧思」,還是向全面 eSIM 過渡的前奏?我們一起來看詳細的實測結果。外媒以標準化測試方法進行比對,結果顯示:
| 測試項目 | iPhone 17 Pro eSIM 版 | iPhone 17 Pro 實體卡版 | 差距 |
| 電池容量 | 4,252mAh | 3,998mAh | +6.35% |
| Active Use 總得分 | 16 小時 12 分鐘 | 15 小時 23 分鐘 | +49 分鐘 |
| 通話測試 | 24 小時 1 分鐘 | 23 小時 14 分鐘 | +47 分鐘 |
| 網頁瀏覽 | 13 小時 41 分鐘 | 12 小時 34 分鐘 | +1 小時 7 分鐘 |
| 影片播放 | 22 小時 40 分鐘 | 22 小時 47 分鐘 | -7 分鐘 |
| 遊戲測試 | 10 小時 58 分鐘 | 10 小時 14 分鐘 | +44 分鐘 |
整體來看,eSIM 版本 iPhone 17 Pro 在所有項目中平均提升 5.3% 的續航時間,其中網頁瀏覽與遊戲的表現尤其突出。這代表蘋果在機身結構上的微調確實轉化為可見的電力效益。
此外,在長時間通話測試中,iPhone 17 Pro eSIM 版拿下 24 小時 1 分鐘的成績,比起實體卡版多出將近 47 分鐘。對於常需要使用語音通話的商務用戶或客服族群來說,這樣的提升雖不誇張,卻非常實用。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網頁瀏覽」項目中,eSIM 版一舉突破 13 小時 40 分鐘,領先實體卡版本超過一小時。外媒推測,這可能與取消卡槽後的內部散熱與電路配置優化有關,讓晶片與網路模組運作更穩定,進而降低耗電。
對重度使用者來說,遊戲續航也是一大關鍵。測試顯示,eSIM 版在遊戲模擬環境中可連續運作 10 小時 58 分鐘,比實體卡版本多出 44 分鐘,這對長時間玩《原神》或《Call of Duty Mobile》的玩家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提升。
▲圖片來源:GSMArena
不過在影片播放方面,eSIM 版卻未能如蘋果所宣稱的「多兩小時」。實測結果反而略短 7 分鐘,顯示在純影音播放情境下,eSIM 帶來的效益相對有限,可能是因為該項測試主要受螢幕亮度與編解碼效能影響較大,而非電池容量本身。
為什麼 eSIM 版續航更長?關鍵在「內部空間再分配」
取消卡槽雖然看似只是移除一個小零件,但其實帶來的結構變化不小。蘋果在 eSIM 機型中,利用原本卡槽、彈簧與防水膠條所占用的體積,換上略大一點的電池模組。同時也重新調整天線與散熱層的佈局,讓 A19 Pro 晶片能以更穩定的功耗運行。
▲圖片來源:GSMArena
由於 eSIM 版本的主板與天線設計更簡化,推測在待機與低功耗任務下,整體電流消耗也略有下降。這些細節加總起來,就形成了實測中近一小時的續航差距。
蘋果下一步:全面 eSIM 化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全球仍有部分市場(例如中國與台灣)因電信環境、法規限制、市場規劃考量,暫時保留實體 SIM 卡槽。不過從 iPhone 17 開始,蘋果已經明確表態:未來的方向就是逐漸 eSIM 化。
未來當所有地區都改為 eSIM,意味著蘋果可以統一機身設計與電池模組,讓全球版 iPhone 在硬體規格上完全一致。
外媒也推測,蘋果未來可能進一步導矽碳電池技術(Silicon-Carbon Battery),藉此在同樣體積下塞入更多能量密度。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跡象顯示該技術會在短期內導入 iPhone,但以蘋果的節奏推進來看,2027 年的 iPhone 19 系列或許是個關鍵節點。
▲圖片來源:Apple
國外買 iPhone 更便宜、電池容量更大,但真的划算嗎?
除了外媒的電池實測之外,近期也有不少網友在社群上分享自己到日本購買 iPhone 的經驗。由於日本當地的經銷通路售價在退稅後普遍比台灣便宜,再加上日本販售的 iPhone 17 Pro 系列屬於 純 eSIM 版本、電池容量更大,因此吸引許多台灣果粉趁出國時入手。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後續的維修與保固問題。
由於 iPhone 並非全球保固,若是在日本購入的機型出現問題,是否能在台灣進行維修,仍需視 Apple 授權維修中心是否有對應零件而定。Apple 官方的一年保固僅限於「材料或工藝瑕疵」,若是人為損壞或外觀問題則不在保固範圍。
實際向台灣維修人員詢問後,他們建議使用者最好在購買地區處理維修與保固事宜。筆者也提醒,如果選擇海外購入 iPhone,不僅要考量維修便利性,也需留意未來轉售時,海外版機型可能在二手市場的收購價會略低,甚至有部分店家不收購的情況。
▲圖片來源:Apple
結語
整體來說,這次的實測結果印證了蘋果在機身設計上的精密思考。eSIM 版 iPhone 17 Pro 不只是少了一個卡槽,而是透過「空間再利用」成功延長電池續航近一小時。雖然差距不算巨大,但對重度用戶、遊戲玩家、或長時間外出使用的人來說,這樣的改進已能帶來實際體驗上的提升。未來當 eSIM 成為全球統一標準,蘋果勢必會進一步優化內部結構與電源效率,讓「沒有卡槽的 iPhone」,成為更乾淨、更耐用、也更高效的設計典範。
延伸閱讀:




